热点“碳”究:2023年3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有关双碳进程的内容受到一定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过去一年双碳领域的工作成果,在未来发展方向中强调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能源发展。3月17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会议再提“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我们认为政府未来在双碳“1+N”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或将更为侧重细分区域政策完善与地方政府落实工作。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3月9日~3月22日):1)国内方面,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增加可预支2023年度配额的灵活履约机制;科技部宣布成立首届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并明确其具体职责;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节能减碳产业等7类产业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等2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节能标准更新升级等4项重点任务;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4部门发布《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开展重点工业产品先行先试等3项重点任务;等等;2)国际方面,美国宣布拨款60亿美元用于重工业脱碳、旧金山湾区将逐步淘汰天然气取暖设备;欧盟提出《净零工业法案》、就2030年最终能源消耗削减11.7%目标达成协议、发布欧洲氢能银行计划;德国将拨款数十亿欧元帮助工业实现能源转型等。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1)碳中和成长行业:美国部分银行风波影响投资者偏好,近两周指数回落。中金低碳行业指数下跌5.2%。碳中和相关细分板块多数下跌,光伏领跌6.6%,储能、新能源和风力发电板块跌幅居前,仅核电板块小幅上涨1.0%。光伏各环节报价走势分化,硅片价格小幅上涨。乘联会口径下新能源车2月中国市场产销量增速受春节错期影响回升明显。2)碳中和转型行业: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广西完成《完善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意见征求等。3)企业“双碳”行动:国家能源中国首个GW级光伏电站快速协调控制装置完成测试;中国电建浙江新型储能电站并网;国家电网中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开建,等等。
可持续金融及ESG:1)绿色债券:目前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量2,044支,存量余额1.75万亿人民币,碳中和债存量166支,存量余额1,400亿人民币。3月至今新发49支绿债,规模为427.0亿人民币;新发3支碳中和债券,规模为7.6亿人民币。2)碳市场:全国碳市场收盘价56.0元每吨,与两周前持平,交易活跃度下降。欧盟碳价下跌6.1%至86.9欧元每吨。3)ESG:生态环境部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称正在申请创建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广东省加快广期所电力和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研究和上市;欧盟委员会公布扩大清洁技术制造业规模计划;拜登使用第一否决权捍卫ESG投资规则,等等。
报告观点:1)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3月石油市场报告》,提出上半年石油市场供应可满足需求,但季节性趋势、欧盟对俄精炼石油禁令、俄罗斯减产和中国需求回暖等因素驱动下,下半年石油需求或强势复苏导致供不应求。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2023年气候变化》,提出气候行动机会窗口正在关闭,迫切采取更具雄心的气候行动仍可确保可持续未来,关键推动力来自资金、技术和国际合作。
前沿科学与技术: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开发新工艺捕获粉碎建筑材料产生的碳排放;西弗吉尼亚大学制造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减少热电厂热量排放;麻省理工学院证明有效规划电动汽车充电站能够减少对新发电厂的需求;德国研究中心亥姆霍兹协会开发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利用CO2电解实现煤炭绿色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