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股周四收高,银行股反弹。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推动科技股大涨。瑞信宣布已获瑞士央行借款537亿美元、第一共和银行将获得共计300亿美元注资等消息,提振了市场情绪。
道指涨371.98点,涨幅为1.17%,报32246.55点;纳指涨283.22点,涨幅为2.48%,报11717.28点;标普500指数涨68.35点,涨幅为1.76%,报3960.28点。
第一共和银行获得注资的消息,推动银行股反弹。据报道,美国多家大型银行将向第一共和银行总共存入300亿美元,其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各存入25亿美元,美银、花旗、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各存入50亿美元,纽约梅隆银行、PNC银行、道富银行、美国合众银行、Truist各存入10亿美元。
周四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货币监理署发表联合声明,美国财长耶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各大银行对第一共和银行的存款支持,证明了银行体系的韧性。美联储随时准备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提供流动性。”
美联储还表示,将随时做好准备向有资质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此外科技股也普遍上涨,因投资者下注银行危机将迫使美联储在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改变对货币政策前景的看法。
据媒体报道,包括JP摩根大通与摩根士丹利在内,一些大型银行正在就可能向第一共和银行注资的行动进行协商。
报道称,第一共和银行正在研究包括筹资在内的潜在选项。虽然也有可能被完全收购,但一些知情人士称现阶段概率很低。
周四早间第一共和银行股价一度下挫36%。该行正在探索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选项,预计将吸引大型竞争对手的兴趣。
另有知情人士周四透露,美国政府正试图安排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国内几家最大银行参与救助第一共和银行。
此外,瑞士信贷获得瑞士银行融资的消息,也提振了市场情绪。
瑞士信贷隔夜宣布,将从瑞士国家银行借入高达近540亿美元,以确保短期流动性。这使得这家陷入困境的银行获得一些喘息的机会。
瑞信宣布正打算行使其选择权,根据担保贷款安排和短期流动性安排,从瑞士央行借款至多500亿瑞郎(约合537亿美元),这些借款安排将由高质量资产进行完全抵押担保。
周三瑞士信贷股价跌至历史低点,此前有报道称该行最大的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表示不会提供额外援助。
在此之前,市场普遍担心银行危机蔓延。洛克菲勒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前总裁GregFleming表示:“与08年类似的是,市场上正在寻找下一个最弱的人。而且代理人是没有保险的存款。”
对瑞士信贷的担忧不断放大,导致其他欧洲银行股走低,并从周三开始在美国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周三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725点,收盘下跌280.83点,跌幅为0.8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7%。
鉴于本轮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央行的激进加息浪潮,市场焦点已转移到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是否将被迫转向这一问题上。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MarkZandi表示,预计下周美联储将推迟加息,暗示其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他还认为并不会出现经济衰退,软着陆仍可能实现。
美国财政部前官员保罗-克雷格-罗伯茨表示,美联储的政策是当前美国银行业危机不断蔓延的原因,这一危机可能会影响到欧洲等世界其它地区。
罗伯茨警告称:“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迫使银行破产。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如果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将会有更多的银行破产。”
他还表示,美国银行业目前经历的危机可能会影响到世界其它地区,像是瑞信银行等一些欧洲银行,目前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在美国硅谷银行及签名银行相继关门后,更多的人认为衰退会加速到来。摩根士丹利全球固收宏观策略主管JimCaron表示,金融市场明显收紧。市场认为这增加了经济衰退的风险……股市下跌、债券收益率下跌,看起来像是市场在迎接降息,而这很可能真的发生。
GlobaltInvestments投资组合经理KeithBuchanan表示:“毫无疑问,这正在改变我们作为投资者如何看待适合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的可投资性。这也让我们思考,未来该行业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些公司的更多形式的监管压力。”
欧洲央行周四宣布加息50个基点,欧洲央行上调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但下调明后两年的预期。
欧洲央行加息50个基点后,美国短期利率期货交易员增加了对美联储加息的押注。
交易员押注欧洲央行在7月前还将加息15个基点。
周四经济数据面,美国劳工部报告称,截至3月11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9.2万,预期20.5万,前值21.1万。
焦点个股
瑞士信贷表示,计划通过一个担保贷款项目向瑞士央行借款至多500亿瑞郎。将发起十项美元计价债券的招标要约,将回购高达25亿美元的票据。
美股地区性银行股普遍走低。第一共和银行宣布正探索包括出售自己在内的战略选择。西太平洋合众银行与西联银行均有所下跌。
就在本周OpenAI公布GPT-4后,微软还将在周四发布一套使用该模型的Office365工具。但据媒体报道,为了给新版必应和Office365留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