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3月14日晚公司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0亿元(同比+20.2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34.93%),扣非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63.88%)
营收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超年初经营计划,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根据公告,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70亿元,同比+20.25%(年初经营计划目标100亿元,同比+13.77%),主要是因为市场订单增加,产品交付能力提升,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34.93%,22年实现利润总额15.34亿元,同比+34.18%(年初经营计划目标12亿元,同比+4.93%)。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07%,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27%,利润总额规划增速较去年规划增速相近,有望维持景气度。销售毛利率为29.24%,同比增长+0.91pct,净利率为12.59%,同比增长+1.59pct,主要是由于期间费用率下降,22年期间费用率为7.68%,同比-1.55pct导致,其中财务费用率为-0.21%明显下滑。
聚焦主业,关联交易持续上升,民用订单出现修复。22年公司锻铸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5.84亿元,同比增长28.19%,在民用航空市场,公司发挥平稳、高效生产优势,大力开拓市场,主要客户波音、赛峰、RR等全年订单出现复苏,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液压环控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其中:
航空业务实现13.52亿元,同比增长17.35%;非航空业务实现6.34亿元,受报表合并范围影响同比下降32.66%。其中对航空工业集团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36.39亿元,同比+25.02%。
在建工程高增,募投项目进行时。公司20/21/22年,在建工程分别为4.05/3.08/7.29亿元,同比-14.98%/-23.80%/+136.47%,主要是因为募投项目投入增加,22H1到22年末在建工程工程进度稳步推进:国家重点装备关键液压基础件配套生产能力建设项目79%→97.45%,军民两用航空高效热交换器及集成生产能力建设项目93%→99%,民用航空环形锻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87%→98%,西安新区先进锻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58%→62.51%,航空精密模锻产业转型升级项目12.09%→21.86%。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公司生产能力将得到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更加完整。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02/1.23/1.49元/股,结合可比公司PE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3年25-30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25.50-30.6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大型锻造设备能力不足,非航业务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