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银保监会:要全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交所:3月18日深市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行业务通关测试;《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实施方案》14日发布;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05%,纳指涨2.14%,标普500指数涨1.67%。
一、宏观
【央行】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2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同比增长7.7%;人民币贷款余额10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15亿元,同比多增268亿元。
【银保监会】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会和委务会。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市场流通明显改善,金融体系运行平稳,各种风险总体可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要围绕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要全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助力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更好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要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机构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各类银行保险机构回归本源,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稳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制度型开放。要坚持底线思维,及时处置各类风险隐患,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上海市】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龚正今天(14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注重发挥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带动作用,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要稳规模,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品类,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要优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全力发展离岸贸易等新型业务,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要扩开放,着力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发挥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
二、股市
【深交所】深交所发布关于2023年3月18日深市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行业务通关测试及上市交易等业务全网测试的通知。测试主要涵盖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港股通业务两大内容。主要通过模拟深市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非交易等业务的委托申报、成交回报、行情接收、清算交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市场化转融通等业务处理过程,模拟港股通证券的委托申报及成交回报、行情接收与展示等业务处理过程,检验市场参与各方技术系统的正确性。
【公募基金】近期,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1+N”央企指数相关产品。有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透露,预计相关产品或于下周获批,最终获批及发售情况还需以公告为准。汇添富基金表示,“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对于央企的估值逻辑有望重构。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央企估值有望迎来价值重塑,央企板块的投资也将受益于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上交所】上交所发布通知称,上交所联合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中证金融等机构组织开展全面实行注册制发行业务通关测试及交易业务全网测试,通过模拟沪市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非交易等业务的委托申报、成交回报、行情接收、清算交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转融通等业务处理过程,检验市场参与各方技术系统的正确性。本次测试定于3月18日(周六)9:15-15:30。
三、行业
【通信】《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实施方案》14日发布。其中提出,实施数字产业化工程。全面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向重点园区、重点场所、行政村等区域延伸覆盖,新建5G基站2000座,累计达到1.2万座。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新建5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增加标准机架11万架,总量达到15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25万台。
【互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干部大会。金壮龙要求,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发挥重点地区作用,稳住重点行业发展,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稳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装备攻关工程,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备份。推动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