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2月我国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变动:美元指数上升对储备资产回落影响明显
时间:2023-03-14 00:00:00来自:银河期货字号:T  T

正文:

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月国际储备数据,数据显示,2月以美元计的储备资产报33159.12亿美元,前值为33724.94亿美元,减少了565.82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31331.53亿美元,环比减少513.09亿美元,前值31844.62亿美元。以SDR计的储备资产报24954.46亿SDR,前值为25009.62亿SDR,减少了55.16亿SDR,其中,外汇储备减少了36.32亿SDR,报23579.08亿SDR,前值为23615.4亿SDR。

2月以美元计和以SDR计值外汇储备和储备资产同时回落,有受到境外债券收益率的估值性因素影响,也有交易性因素影响。而2月美元指数102.10回升到104.99点,导致以美元计值的储备资产减少明显快于以SDR计值的储备资产减少。

从境外债券收益率,债券收益率继续出现一定回升,也对储备资产影响负面。

根据2月16日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中国国债的持有量12月报8760.61亿美元,11月的持有量为8701.77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债的百分比占外国持有美债的比重从11.97%下跌到11.85%。日本持有美债占比则从14.9%下降到14.7%。12月报10762.84亿美元,11月持有美债11822.83亿美元,出现回落。全球外国投资者持有量则增加到73145.56亿美元,前值为72687.02亿美元。

这套数据是存量概念,是含有估值等因素。12月美债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美国财政部同时又公布了另一套数据,该数据反映的外国持有者增减长期美债的实际动态数据,即没有考虑到美债的市值变动。从这套数据看,12月中国增持长期美债6.22亿美元,和持有美债的增加额相比有比较大的缺口,这个缺口一是由于估值原因导致的;二是由于中国12月可能主要减持了短期美债,因为后套数据仅仅反映长期国债的持有情况。日本则减持了94.24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在12月更多地减持了长期美债。

再从外国投资者增减持美中长期国债的数据看,去年以来,总体是增持的,5月增持了998亿美元,6月增持了588.98亿美元,7月增持了231.19亿美元,8月增持了1742.07亿美元,9月增持了604.3亿美元,10月增持了619.07亿美元,11月增持542.09亿美元,12月增持199.78亿美元。全球持有美债的变动是美债收益率波动后,各国对其储备资产结构的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无必要过分解读。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格局下,美债依旧是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取得较好平衡的重要国际储备资产。

2月中国继续增持黄金到6952万盎司,增持了80万盎司。2月黄金价格在高位出现明显回升,但COMEX的黄金价格从1945.3美元/盎司回落到1836.7美元/盎司收盘,导致我国2月黄金储备市值从1252.83亿美元小幅回落到1202.83亿美元。

从贸易方面的交易性因素看,顺差同比回升。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957.2亿美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5063亿美元,同比下降6.8%;进口389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2%;贸易顺差1168.8亿美元,同比扩大6.8%。11月和12月的贸易顺差分别为690.56亿美元,780.13亿美元,合计顺差为1470.69亿美元。环比萎缩,尽管有季节性因素影响。

当月银行代客收入和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可以反映银行客户的未结汇额,1月回落,报1038.45亿美元,前值报1173.66亿美元,显示外汇收入企业在人民币大幅反弹的情况下,观望的心态有所回升。2月数据有待公布。

2月,陆港通净流入资金在1月创下单月历史高点,2月恢复平静,报18.78亿元,当月大大低于前值净流入1407.83亿元。债券方面,1月的债券通下境外投资者持有量报32807亿元,比较12月33872亿元再度出现减少。2月数据报没有公布,有待于观察。

综上分析,我国以美元和以SDR计算价值的计算价值的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均出现了回落,其中,估值性因素,特别是美元指数上涨影响明显。美债收益率回升也有影响。从交易性因素影响看,贸易顺差环比减少,当然其中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对美国出口额明显下跌,值得进一步关注。同时,陆港通下净买入额也出现明显回落,债券通下境外投资者持有量1月下降,2月数据有待于公布。总体看,外汇储备依旧稳定,但要关注边际变化,外汇储备的稳定是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的基础。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