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PI同比降至两年最低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空间大
时间:2023-03-1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春节后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季节性回落,带动2月CPI增速放缓。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改善带动PPI环比由降转平,但受高基数影响,同比降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3月9日发布了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降至2022年3月来最低;环比则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创2020年12月以来新低;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回落0.4个百分点,与2022年9~11月持平,同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显示需求仍然低迷。业内认为,随着防疫措施优化后消费场景放开对服务业需求恢复形成提振,核心CPI将企稳回升。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扣除“春节错月”影响,合并计算1~2月CPI同比为1.5%,也处于明显偏低水平。这意味着后期政策面在促消费上的空间较大,短期内物价上涨因素不会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掣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促消费也成为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多名代表委员从优化供给、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振消费信心、深挖消费市场潜力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春节错月致CPI涨幅回落较多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因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数据显示,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食品中,薯类、鲜果、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14.4%、8.5%、7.9%和6.4%,涨幅均比上月有所回落;猪肉价格上涨3.9%,涨幅回落7.9个百分点。

但环比来看,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加之天气转暖供给充足,大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1.4%和4.4%,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五成多。

非食品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9.9%和3.0%,涨幅均回落较多;能源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涨幅基本稳定。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食品价格下跌以及春节错月带来的基数效应是拖累CPI的主要因素。食品方面,节后需求转淡而供给相对充足。非食品方面,成品油零售价基本平稳;疫情过峰后,服务业需求的修复将推动核心通胀。

猪肉价格在2月初曾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启动冻肉收储工作。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本轮猪价下行主因年前供给增多而需求端恢复有限。2022年12月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3090万头,较过去三年同期屠宰量均值多增约44.6%。发改委开展年内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稳定猪价,叠加饲料价格维持高位,未来猪价有望回升。

高基数致PPI同比降幅扩大

PPI方面,2月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PPI环比持平;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继续下降。

在PPI同比降幅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董莉娟分析,PPI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石油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影响。

王青表示,总体上看,当前经济修复仍处初期阶段,加之房地产行业延续低位运行,2月工业品价格环比上升势头还不明显,这也成为今年经济修复过程中保持物价稳定的积极因素。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告诉第一财经,输入性价格压力和国内需求恢复推动国内大宗商品相关价格上行,使P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方面,高基数效应使大宗商品整体价格降幅略为扩大,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工业行业价格降幅居前。

他预计,PPI在未来三至四个月内将继续受高基数拖累,进入下半年后才有望重回同比正增长路径。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和金属的价格水平将可能下行10%左右,叠加国内社会有效需求逐步回暖走强,全年PPI价格中枢将在1.0%左右。

仍需关注需求不足

就2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回落,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核心CPI同比涨幅再次降至“零时代”,反映国内服务业需求恢复依然偏慢,疫后居民需求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往后看,随着国内疫情基本结束,未来消费场景放开将对服务业需求恢复形成提振,核心CPI企稳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但居民消费需求的恢复仍面临波折和不确定性,预计短期核心CPI修复斜率偏缓。

伍超明表示,去年出台的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宜急拐弯。预计上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健复苏保驾护航,以提振市场信心和改善预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认为,从趋势看,物价中枢有望抬升,但预计保持温和。当前国内需求处于恢复阶段,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之一是2023年CPI涨幅3%左右,与上年目标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