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2023年中国经济十大看点与机遇
时间:2023-03-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前言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冲击,中国经济迎难而进,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形势作了科学研判,指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较大压力,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在宏观政策、扩大消费、产业发展、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对外开放、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安永在今年两会首日为您盘点,2023年中国经济的十大看点与机遇。

看点1:2023年“稳”字仍是关键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3%,经济总量达121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增速较快[1]。

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宏观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促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将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投资。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预计可达3.8万亿元人民币,尤其是增加对于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2]。政府也将进一步完善税费支持政策,通过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有力支持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人民币,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人民币[3]。

以内促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3年,在扩大内需方面,着力点既要放在需求侧,也要改善供给结构。中国将持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深入挖掘巨大消费市场潜力。同时,房地产调控将进一步松绑,促进投资措施将更加有力。平台整顿将转为鼓励健康发展,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将明显增大。在投资方面,政府会将资金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研发,从细分行业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城际高铁轨交等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增速会更快[4]。在继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国内国际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出新机遇。

看点2:提振消费信心,全面创新提质,激发市场活力

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万亿元,同比下降0.2%[5]。总体来看,我国仍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步入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逐步恢复。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安永认为,中国正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市场、实现提质扩容:

?数字化赋能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消费者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呈现出日益多元、深入细分的消费诉求,激活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经过数字化改造,催生出多种新的消费形态。

?创新提质,升级消费产品和服务,打造品质国产品牌。我国居民消费向发展型、品质型消费优化升级。消费者也更趋理性和务实,品质产品和品质服务都将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国家设定目标“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推动供给侧的高质量转型。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消费下沉。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发展,分层次、多样性绿色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形成。绿色低碳消费也将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看点3:绿色金融纵深发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突出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2022年,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及标准相继出台,并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平稳运行,碳交易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也释放出加快碳市场金融化建设的积极政策信号。

根据央行数据,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6]。截至2022三季度末,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6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7]。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国绿色金融已经进入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矩阵发展阶段,并呈现以下趋势:

绿色信贷向碳信贷聚焦

绿色债券碳中和化

ESG与碳中和主题融合

气候保险多样化发展

看点4:持续发挥基建投资“托底”作用,注重政策及资金提质增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