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报告《中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中已详细分析我国本轮库存周期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着眼于细分行业,从6大维度分析各个行业库存周期所处位置,未来趋势,以及库存周期不同阶段对经济、投资的影响。
核心结论:当前多数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其中:医药制造、黑色冶炼、交运设备、废弃资源、茶酒饮料、家具等行业短期可能迎来库存拐点。以史为鉴,去库可能拖累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其中:上游采掘相关行业生产承压可能相对明显、对下游消费影响有限;茶酒饮料、有色采矿、电气机械等行业投资承压可能相对明显,对公用事业、汽车、设备修理等行业影响有限。对市场而言,库存周期与上游采掘、中游设备制造等行业走势显著正相关,但对下游消费行业指示作用偏弱。
问题1:本轮库存周期的整体情况如何?当前处于第7轮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阶段。
本轮库存周期是被动补库造成的强库存周期,当前仍处去库中期、累库速度偏快,库存所处历史分位也不低。往后看,按照经验规律推演,本轮库存周期大概率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开始弱补库,但结合当前实际,触底时点可能提前。
问题2:分行业看,库存是如何构成的?1)三大产业看,制造业产成品库存占总体的比例约为97.3%,采矿、电力热力分别占2.5%、0.1%;2)上中下游看,上游采掘、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下游消费库存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5%、35.7%、41.9%、19.5%;3)细分行业看,通信电子、电气机械、化工、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库存占比较高,其中CR5合计占比39.8%、CR10合计占比64.0%。
问题3:当前各行业库存周期在什么位置?历史数据看,并不是所有细分行业都存在3年半左右的库存周期,中游设备相关行业库存周期较为典型,上游原材料相关行业次之,上游采掘、下游消费品制造相关行业周期性偏弱。具体看:
名义库存:整体看,多数行业库存偏高,上中下游无一致规律;所处位置看,29个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占比79.8%;9个行业处于被动补库,占比9.3%。
实际库存:不同行业实际库存差异较大,中游设备制造、公用事业实际库存相对偏低;所处位置看,16个行业处于主动去库,7个行业被动补库,6个行业被动去库。
相对库存:库销比:整体处于60%分位左右,烟草制品、非金属矿物、文体教育、化工等行业偏高,上下游无一致规律;存货周转天数:整体处于55%分位左右,上游采掘存货周转天数偏低,上游原材料、下游消费等行业存货周转天数偏高。
问题4:哪些行业短期可能迎来库存拐点?整体看,短期去库仍将持续,多数行业也将延续当前库存所处状态,短期可能迎来库存拐点的行业包括:其他采矿、医药、黑色冶炼、交运设备、茶酒饮料、家具制造、印刷、文体用品等行业库存可能见底回升;开采辅助、废弃资源利用、食品制造、木材加工、电力热力等行业库存可能见顶回落。
问题5:行业库存如何影响经济?历史数据看,行业库存和生产、投资相关性较强。
行业库存VS工业生产:整体看,去库可能对工业生产形成压制,库存每下降1.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可能回落0.15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去库阶段生产倾向下行,其中上游采掘相关行业较为明显;下游消费相关行业生产跟库存相关性偏弱,反而跟社零走势相对一致,说明下游消费品的生产更多地取决于需求端的变化。
行业库存VS制造业投资:整体看,去库同样也会对制造业投资形成压制,平均库存下降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可能回落0.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多数行业制造业投资和库存周期正相关,其中茶酒饮料、有色采矿、电气机械、黑色采矿、农副食品等行业相关性较强;公用事业、汽车、设备修理等相关性偏低。
问题6:行业库存如何影响市场?理论上说,去库通常会压制工业生产、企业意愿、投资者情绪,去库阶段相关行业表现可能偏弱;反之,补库阶段相关行业表现可能偏强。但数据上看,二者并无明显正相关关系。分行业看,库存周期与上游采掘(黑色采矿、煤炭采选、有色采矿等)、中游设备制造(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等)等行业指数走势正相关,对下游消费行业指示作用偏弱。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模型测算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