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魏革军: 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继续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时间:2023-03-04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作为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魏革军准备了多份提案,涉及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金融支持陕西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等话题。

推动陕西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各地为稳经济、拼经济出台了不少支持举措,请问今年前两个月陕西地区信贷投放有何新变化?今年为支持陕西地区经济发展,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计划提供哪些金融支持政策?

魏革军: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辖内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引导,推动陕西信贷总量稳定增长。1月末,陕西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5%,较上月提升0.3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两位数的较高增速,较年初增加828.68亿元,同比多增201.14亿元。应当说,过去几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殊为不易。

2023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强金融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做好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加法,做好降低融资成本的减法,做好政策协同的乘法,做好防化风险的减法。

具体说,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有效利用金融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债融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组织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陕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加大金融对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强项目衔接和政策协同的合力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多地因城施策放松房地产信贷政策,请问为支持陕西地区房地产平稳发展,西安分行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还有何计划安排?

魏革军: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房地产金融政策后,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行房地产金融政策,按照金融监管部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指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引导商业银行为保交楼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对存量融资予以合理展期,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支持力度,多渠道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陕西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2022年末,陕西省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7.5%,较上年同期回升12.5个百分点。今年这方面工作力度继续加大,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出现许多积极变化。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房地产金融政策执行力度,推动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促进陕西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持全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发挥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作用,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促进保交楼、稳民生;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四方面建言

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陕西在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有不少亮点,西安分行接下来在支持陕西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魏革军:近年来,陕西加快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重点领域金融供给。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支持陕西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着力完善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围绕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结构引导作用,支持扩大科技创新领域信贷投放;围绕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扩大跨境贸易和融资外汇试点政策惠及面;围绕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推进地方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信息平台建设;围绕申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构建覆盖科创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围绕支持秦创原建设,提升专项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当前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有哪些不足,您有何建议?

魏革军:当前,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风险偏好低、银行业机构缺乏针对科创企业的专营机制和激励机制、科技创新和科创金融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等。

因此建议:一是立足国家战略需要打造全周期、全链条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引导功能和补缺作用,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创金融事业部,加强对科创企业上市的培育和储备,推动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发展壮大,支持设立和发展服务于科创企业的专业机构。

二是加强金融机构激励相容机制建设和科创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开展科创金融业务的有效激励,健全授信尽职免责制度,营造“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机制环境。加强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创新友好型政策支持体系。继续运用并优化再贷款、再贴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