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恢复和扩大消费是今年重点工作首位。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与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脉相承。当下重点关注三点:1、2023年推动经济尽快恢复常态是管理层工作的重点,扩大内需重点提及大宗消费,按地方政府两会的表述看,大宗消费包含住房、新能车和家电等,此部分政策细节未来可期。2、鼓励民营经济,扩大招商引资,推动信心恢复的篇幅提升,表明政策对经济内生动力的呵护。3、地方政府执行力增强是市场推演经济动力恢复的重要环节。此处我们看到,截至2023年3月2日,几乎所有省份均发布稳经济的专门性政府文件,其中超过一半通过地方“1号文件”发布,强调大力提振经济,聚焦进一步提振信心,恢复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最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的篇幅有限,后续各类政策细则的推出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两会政策布局基本符合市场一致预期。GDP增速5%、赤字率3%、专项债额度3.8万亿均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强调“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财政政策在减税降费部分重点提及“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地产政策关注“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产业政策此次强调“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同时提及“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据财政”和“股权财政”是未来经济转型重要方向,国企改革是当下市场热点,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是提升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抓手。
本次重点政策未完待续,后续看点尤为重要。3月9日下午将审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1982年至今国务院有过8次机构改革,历次机构改革都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新的国内国际新形势的需要,此次机构改革也是两会关注的重点,后期政策的实施也是关注要点。
市场判断总体不变:短期是震荡市,后续验证期到来,行业结构凝聚共识,指数中枢有望再抬升。结构推荐:一是二季度中期之前,经济内生动力复苏是主要矛盾,继续推荐地产链,家电家居、消费建材、房地产;全年来看,重点是困境反转的长期趋势赛道,计算机里面,信创后续政策催化值得关注,同时AI产业范围扩张,A股含“数”量可能不断提升。另外,同样关注传媒中的互联网和游戏,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和医疗耗材的反复表现。
风险提示:具体政策执行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