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布局800V高压快充、二级市场相关领域炙手可热,但作为一项新技术,800V快充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了落地。
政策利好之下,进入2月以来,A股高压快充板块延续2022年走势,表现活跃,累计涨幅超过15%。
消息面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快速换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等重点任务,实现“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的目标。
政策利好之下,汽车产业链纷纷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加码充电业务,并冀望通过800V高压快充技术,解决续航和充电效率这两大短板,800V高压快充也成为各大纯电动车型的“网红技术”。
事实上,从保时捷、现代、起亚等国际巨头到比亚迪、长城、广汽、小鹏等国内主机厂也都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800V平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推出或确定推出800V系统的汽车品牌多达20多家。
而根据民生证券测算,2025年国内搭载800V高压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预计为99.9万辆,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70.9%;全球搭载800V高压架构的新能源汽车预计达215.3万辆,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9.2%。
800V高压快充未来可期日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魏学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期我国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遭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中国高密度城市的居民很多都没有固定车位,这个现状也进一步加深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
“车企的补能网络建设自然有其必要性,但补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一标准,提前布局。而‘快充与慢充均衡发展’逐渐成为业界共识。”魏学哲指出。
快充就意味着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功率。从技术角度看,超快充有两条技术路线实现,一是大电流,二是高电压。前者对热管理要求高,推广难度大。而发展800V平台是一个已经高度确定性的趋势。
不过,对于当前主流新能源整车高压电气系统230V-480V(取中间值400V,统称为400V系统)而言,在电流限制下,充电功率(电流*电压)的设计极限难以突破200kW。但伴随快充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整车电气系统的电压将逐渐提高至550V-930V(取中间值800V,称作800V系统),能实现充电功率提升至350-400kW,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
尤其是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800V高压快充正加快走进现实。
“近几年包括新一代的半导体技术快速成熟推动高压快充技术走向应用。原本的硅基IGBT芯片达到了材料极限,碳化硅则具备耐高压、耐高温、高频等优势,成为实现800V高压快充的一个神助攻。”魏学哲告诉记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高压快充的快速普及。
“目前的主要挑战:一是电力电子技术,比如说电压提升带来的耐压问题、绝缘问题、碳化硅高频斩波问题;二是电池问题,快充会给电池安全和电池寿命带来很大的挑战;三是充电管理问题,也就是电池状态在快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管理问题。”魏学哲指出,除上述三个核心挑战之外,对于高压继电器、熔断器、连接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挑战依然存在。
而在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姜钊看来,创新、技术、产品落地,必须要面对整个行业的痛点,其中包括桩车电压等级不匹配、800V高压快充成本高企以及电动汽车安全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已经配置的基础设施,99%的充电桩是400V,现有的充电桩不能在短期之内淘汰,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在拥抱800V,如何让已经投入的社会资本,也就是400V的桩为800V的车充电,也就是高效地、安全地升压是需要创新的,如何避免快充导致的动力电池析锂、热失控也是需要面临的问题。”姜钊告诉记者。
尽管高压快充赛道依然面临挑战,但魏学哲仍认为高压快充技术对电动汽车行业会带来非常大的改变,不仅是一项创新的技术,更是影响体系性的一个技术。
姜钊坚信,新能源汽车下一代平台架构将是800V高压平台架构,相关企业在这一技术路线上已蓄势待发。
“从2024年开始,即使是大众化的品牌也会推出800V的旗舰产品。以大众为例,PPE平台车型都支持800V高压快充,从PPE平台过渡到SSP平台,也都支持800V技术,甚至更高电压等级的技术。”姜钊认为,这个行业真正的出发点不是技术,而在于规模化的元器件以及上下游的配套。
“不仅仅是功率元器件,还包括800V的空调、电驱。如果说能够实现规模下成本的快速优化,那技术的应用立刻就能产生指数级的拐点。”姜钊表示。
商业化与标准统一是难题尽管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布局800V高压快充、二级市场相关领域炙手可热,但作为一项新技术,800V快充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了落地。
一方面受制于技术和标准,另一方面则受制于成本和商业化。
“解决高压快充的技术难点,问题不大,包括均胜电子、宁德时代等供应商都能为800V快充提供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