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后,美国一批优质的中小银行长期享估值溢价:
次贷危机后,标普500银行业PB估值中枢下台阶,但一批优质的中小行脱颖而出,如: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夏威夷银行和科默斯银行次贷危机后估值中枢抬升,长期享受高估值溢价。
硅谷银行:专注PE/VC,独具特色的投贷联动运营模式;第一共和银行:专注服务大都会高净值客户,聚焦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科默斯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贷款,财务管理业务发展较好;夏威夷银行:享受区域位置优势。(中小银行详情请参阅报告《行业专题:寻找中国银行业的“小而美”》20220816)。
短期角度: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关注聚焦中小微企业的优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大势,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基建增速难以上台阶,房地产大方向托而不举,房地产风险缓释因素在银行估值中已反映。春节以来银行估值有所回落,但2022年11月以来申万银行指数PB估值已经反弹13.6%,涉房比例较高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涨幅分别为36.9%、29.9%和11.2%。虽然当前银行指数估值仍处在低位,但我们认为房地产风险缓释风险因素在银行业估值中已经有所反映,未来估值持续反弹需要销售端数据好转验证。
关注聚焦中小微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中小银行。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冲击最大,疫情防控放开后受益最明显,中小银行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中长期角度:从美国经验来看,经济增速下台阶,经济周期弱敏感性银行将享受高估值溢价。
从我国历年上市银行股价涨跌幅来看,大行和股份行投资价值逐步减弱,区域性、差异化银行投资价值逐步凸显。
特色化差异化银行投资价值凸显:如:常熟银行聚焦广阔的小微金融市场,小微金融业务模式不断优化。宁波银行:公司较早形成了较为市场化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优势明显。
经济发达区域银行享受区域经济红利:成都银行、杭州银行以及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公司与其他城商行业务差异不大,但经营区域仍有大量的基建投资和产业发展需求,疫情期间股价表现较好。典型的是仍处在高速发展成渝经济圈的成都银行近几年业绩高增,资本市场表现领先。
中长期角度:从美国经验来看,经济增速下台阶,经济周期弱敏感性银行将享受高估值溢价。
当前优质中小银行较中大型银行已享受一定的估值溢价,但与美国优质中小银行估值相比较,我国优质中小银行估值仍处在低位。
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高质量发展主线下我国经济增速也难以回到疫情前水平,中长期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增速确定性下台阶,中大型银行估值下台阶是必然趋势。但中小银行具有经济弱周期敏感性属性,尤其是聚焦小微的农商行,但当前这些优质的中小银行估值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等带来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会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带来冲击;
政策利率超预期下调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
金融监管政策出现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