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大幅降低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该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该制氢装置占地面积小、项目建设周期短,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综合考虑制、储、运成本,相比加氢站传统用氢方式成本可降低20%以上,将成为我国低成本加氢站的示范样本,引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
泰山石油与国家电投集团合作依托泰安煤炭化工基地等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拓展新能源制氢、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甲醇制氢、工业排放气制氢等多种制氢技术及应用。
广州发展旗下能源物流集团产业链包括了煤炭、石油和甲醇贸易业务,甲醇制氢是公司可优先选择的技术路线之一。“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积极研究布局建设“甲醇”“氢能”两条低碳能源产业链。(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泰山石油、广州发展
【三大航1月运营数据齐报喜机构看好航空业超级周期】
中国国航宣布,1月份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38.4%,环比上升96.1%;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62.2%,环比上升121.6%。平均客座率为69.9%,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8.0个百分点。南方航空、中国东航的旅客周转量也分别同比上升44.62%和42.70%,客座率同比升幅分别为9.65个、12.20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交运团队表示,航空业并非仅是“疫后供需错配盈利大年”短逻辑,而是“航空超级周期”长逻辑。需求端,中国航空消费渗透仍极低,疫情未改需求长期增长动能与结构。供给端,中国航空业的空域时刻瓶颈已在“十二五”凸显,“十三五”局方出台系列政策严控供给,并票价市场化,“十四五”航司理性规划运力降速,机队与时刻匹配度提升。疫后航司盈利中枢上升确定,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拥有干线时刻资源积累的航司都将受益。
海通国际表示,疫后复苏开启,航空周期底部启航,关注大周期投资机会。23年春运期间感染与二次感染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叠加,短期内客流或不达预期,但中长期民航需求韧性将逐步释放。我们认为行业恢复逐季改善趋势确立,大周期底部启航:一方面随着“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加之疫情三年来群众累积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待民众出行心理建设完成叠加经济修复,中长期航空需求将持续修复;另一方面,各航司运力提升、保障加强,行业供给恢复。我们认为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或将逐步减弱,看好疫后航空行业长期投资逻辑不变(即供需格局改善、票价市场化),建议关注航空板块大周期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中国国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国泰君安、春秋航空、吉祥航空
【多晶硅料价格涨幅收窄利于光伏下游环节盈利提升】
15日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成交价较上周涨幅收窄。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分别环比上涨0.04%、0.08%、0.04%。而在上周,上述三个品种环比涨幅分别为11.4%、11.48%、11.57%。
长江证券认为,光伏硅料近期价格变化的本质原因是终端组件需求和价格均有良好支撑,刺激各环节开始新一轮博弈。硅片前期库存降低,下游需求转好刺激开工率提升,进而拉动硅料需求转好,最终刺激硅片及硅料挺价。展望后市,考虑到3月及以后硅料供给充足,价格有望再次进入下行通道,有助于光伏电站、支架等下游环节盈利提升。
国联证券分析光伏板块指出,N型电池方向,重点推荐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东方日升(300118.SZ)、爱康科技(002610.SZ)。辅材方向,重点推荐福莱特(601865.SH)、亚玛顿(002623.SZ)、帝科股份(300842.SZ)、隆华科技(300263.SZ)、阿石创(300706.SZ)。同时建议关注聚和材料、苏州固锝、福斯特、海优新材、鹿山新材、明冠新材、中信博、意华股份、东方盛虹、联泓新科。(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太阳能、长江证券、国联证券、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康科技、福莱特、亚玛顿、帝科股份、隆华科技、阿石创、聚和材料、苏州固锝、福斯特、海优新材、鹿山新材、明冠新材、中信博、意华股份、东方盛虹、联泓新科
【我国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养老服务消费为重要方向】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提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中信证券指出,“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扩内需方向之一。预计养老金融先行爆发,养老服务与用品将逐步完善。
西部证券认为,人口老龄化的潜在经济影响包括:养老需求(尤其是失能老人)激增;消费结构改变(医疗保健、服务消费的支出增加);养老金体系和劳动力供给面临挑战等。在“9073”(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