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一级市场变化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行效率明显提升;二是新股估值有所提升;三是打新收益率大幅下降。二级市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退市股数量大增、壳资源价值进一步下降,但市场交易风格难以扭转。
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后,主板一二级市场会发生何种变化,大盘蓝筹股相对小盘股估值折价能否缩小?证券时报·数据宝通过复盘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前后的变化,来窥探主板市场实施注册制后,可能产生的趋势变化。以创业板为镜,主板市场实施注册制后,这六大趋势会不会重新上演?
发行效率明显提升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向大体与科创板一致,即从过去的核准制转为注册制。从发行上市条件看,创业板制定了更加包容多元的上市条件,对红筹、VIE架构、未盈利企业张开怀抱。
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发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IPO数量明显上升;二是从受理到正式上市平均耗时下降;三是首发募集资金大幅上升。
在IPO数量方面,改革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创业板累计IPO仅222家;改革后的2021年IPO数量即达到199家,2022年也达到150家。
改革后上市等待时间也大幅缩减。改革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企业从IPO受理到上市平均耗时在400天至600天左右;改革后的2021年IPO上市平均耗时不足370天。2022年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响,IPO耗时重新回升到大致2017年水平。准上市企业快速IPO,有助于抢抓市场机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募资额方面,改革后创业板IPO募资金额也持续提升,2021年及2022年募资总额均超1400亿元,2022年每单IPO平均募资额超12亿元,创2017年以来新高。
新股估值显著提高
注册制背景下,创业板新股定价愈发市场化,优质公司能够获得更高估值。
数据宝统计,按照上市日期来看,改革前的2017年至2020年,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中位数均在23倍以下;改革后的2020年,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中位数已经突破30倍大关;2022年更是接近40倍,像国内EDA龙头华大九天的发行市盈率更是达到333倍。
整体上看,改革前众多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很长一段时间横亘在23倍以下,改革后发行定价的分布较核准制时期更为广泛。数据显示,改革后至2022年底,发行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公司有90家,20倍至30倍的公司有88家,30倍以上多达235家。
改革后创业板新股发行更加市场化,不仅体现在发行市盈率的绝对值方面,还体现在和行业市盈率的对比上。数据显示,改革前260多家IPO公司,绝大部分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的公司仅占总数的不到6%。改革后至2022年底,则有150家公司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占比超36%。
打新不败神话破灭
曾几何时,打新不败神话频频上演。核准制加上23倍的发行市盈率红线,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板成为常态。数据宝统计,按照开板日计算打新收益率,2017年创业板新股开板日收盘价相比发行价涨幅中位数高达近274%,2018年至改革前各个年度,新股涨幅中位数则在180%左右。改革后打新收益率初期呈现上升趋势,后期则大幅下降。其中,改革后的2020年下半年,新股首日涨幅中位数接近两倍,2021年依然维持在175%之多,2022年则大降至不足30%。
另外,在发行市盈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的现象频频出现,打新不败神话不再。改革前的2017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首日多为44%涨停,首日破发的新股数量为0。改革后的2021年,上市首日破发新股比例超3%,2022年破发比例则达到20%。
不仅是打新不败神话告破,炒次新股风险也不得不防。在新规则下,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优质新股上市首日往往出现大幅度上涨,投资者此时介入可能高位站岗。以行情较好的2021年为例,当年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中位数为175%左右;上市后3个月,相比上市首日收盘价,新股涨幅中位数接近-24%。
通过复盘创业板注册制前后的变化,可以预见,随着主板市场全面推广注册制,新股发行效率有望得到提高,市场会进一步扩容。与此同时,主板市场近年来IPO发行市盈率依然在23倍以下,这一桎梏在改革后将被打破。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主板打新收益率将大幅下降,破发现象或将增加。
退市股数量大增
二级市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退市股数量增加、壳资源价值进一步降低等方面。退市指标方面,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的退市指标,适度调整成交量和股东人数退市指标,充分发挥市场化退市功能。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改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退市触发年限统一为两年,及时淘汰既无盈利能力又缺乏收入的空壳公司,以实现精准从快出清。新增“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退市指标,强化公司合规披露和规范运作意识。
2022年创业板共有8家公司退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主板市场注册制改革后,退市股数量也可能会显著增加。由于主板市场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