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月10日,上汽集团旗下高端电动品牌智己第二款旗舰车型LS7正式上市,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豪华SUV,定价30.98-45.98万元,与旗舰轿车L7共同助力品牌销量向上。
智己LS7定位中大型纯电豪华SUV,综合实力较强。①尺寸空间方面,LS7长宽高分别为5049/2002/1731mm,轴距3060mm,空间优势明显。②动力性能方面,LS7可选100/90/77kWh电池包,提供后驱/四驱两种动力配置,100/90kW后驱版WLTC续航660/602KM,四驱/后驱百公里加速为4.5/6.5S。③底盘配置方面,采用全铝底盘,空气悬架、卡钳、CDC减震器均采用国际Tier1大厂产品,此外有全球知名底盘调教团队威廉姆斯团队助阵,带来更好的操控性。④智能化配置方面,采用OrinX智驾芯片与高通8155智舱芯片,提供双激光雷达可选,同时高速NOA已在重点城市陆续上线,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市NOA计划于年底前公测。⑤价格方面,90kWh版本售价为32.98/34.98万元,100kWh版本售价37.98/39.98万元,高性能四驱版45.98万元,此外为满足城市通勤场景,还推出77kWh版本,将售价下探到30.98万元,整体价格极具性价比。
LS7相对竞品配置优势较大,性价比突出,看好LS7助力智己实现2023年4.5万的销量目标。LS7竞品为小鹏G9、理想L7、蔚来ES7、极氪001;尺寸方面,对比小鹏G9、蔚来ES7、极氪001空间优势突出,与理想L7各有优势;智能化配置方面处于第一梯队;LS7优势在于操控性,得益于硬件配置较高以及专业团队调教,LS7与同样操控性较佳的极氪001属于第一梯队;此外半幅方向盘、可升降大尺寸长条智慧屏、106度超大视野风挡玻璃,以及通过车内电动滑轨和可折叠副驾座椅实现“零重力浮感座椅”,差异化卖点明显。相比智己第一款车型L7,LS7无论是在产品完成度以及产品定位上更加成熟和清晰,我们也确实看到了整车配置极为丰富,定价极具诚意,并且试驾的驾乘体验是在第一梯队。
截至2月10日发布会之前LS7盲订订单已突破12000辆,综合产品力以及定价,我们预计产品稳态月销有望超3千台,并具备挑战4千至5千台的实力。2023年对于智己是关键一年,品牌也设定了4.5万的年销目标。之后智己将推出对标ModelY的第二款SUV,24年将推出第二款轿车,同时渠道建设方面智己也在加快速度,助力销量目标的实现。
对于上汽集团,展望2023年,公司进入智能电动产品新品周期,同时注重产品聚焦,有望迎来销量、营收、利润的修复。①自主品牌:新一代混动平台eRX5、荣威EP39、MGMULAN、缤果、晴空等新能源产品将持续带来新增量,并带动海外销量提升。飞凡、智己将于23年交付新车型飞凡F7、智己LS7,LS5将上市。上通五菱丰富电动车矩阵,由A00向A0和A级车迈进,并推出高性价比混动车型。同时上汽乘用车将在23年注重产品聚焦,聚集营销资源,发挥出七大技术底座的优势。②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在ID系列带动下上汽大众目标23年新能源销量翻倍,上汽通用年内将有3款奥特能纯电新车推出。同时合资品牌着力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的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下,叠加销量恢复带来的规模效应,单车净利存在上行恢复空间,带来集团投资收益恢复。
维持盈利预测和增持评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海外经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助力公司企稳回升。综合考虑公司低估值下预期利润恢复+“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潜在标的+高股息率,公司安全边际凸显。维持2022-2024年营业收入7772/8736/9327亿元,归母净利润178.6/209.1/244.1亿元的预测,对应PE为10/8/7倍,维持增持评级。
核心风险:整体汽车消费不景气、合资盈利恢复不及预期、自主品牌盈利拐点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