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1-31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天的中国,已经全面深度融入世界。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多种全球性危机叠加的严峻挑战,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将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将在推动世界经济稳定与全球经济格局再平衡中作出重要贡献。

以高水平开放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未来几年,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有结构转型的巨大潜力与空间,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在这个背景下,需要以高水平开放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门槛。

首先,以高水平开放释放结构转型的巨大潜力。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并且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节点。未来10年左右,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科技结构、能源结构、城乡结构、贸易结构都至少有10至15个百分点的升级空间,并蕴藏着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以消费结构为例,预计到2025年,服务型消费占比有望从2021年的44.2%提升到50%左右,带来10万亿元左右的新增消费市场,形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现实看,提升服务型消费的比重,很大程度依赖于结构性改革,依赖于以制度型开放为特点的高水平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是最大的发展。

其次,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当前,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并成为全球高水平经贸规则重构的焦点。受疫情影响,全球服务贸易有所下降,但中长期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未改变。2021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占比达到21%左右。

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要加快推动贸易结构转型。例如:尽快出台并实行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争取到2025年,我国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由目前的50%左右提升至60%以上,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基本相近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

第三,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程。RCEP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大抓手。2021年,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18.1%,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30.9%。未来几年,以RCEP为抓手,与其他成员国合力建设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中之重。例如:落实RCEP开放承诺和规则,主动扩大以东盟为重点的RCEP成员国进口。继续深化RCEP原产地规则谈判,实现原产地规则从部分累积向完全累积过渡的谈判;发挥中日韩的重要作用,在RCEP框架下争取实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重要突破;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建设,在进一步拓展零关税覆盖范围,推动实现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突破。

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推动制度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新型开放大国之路。从未来趋势看,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以开放形成改革的强大动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选择。

一是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的新突破。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且推动了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进入新发展阶段,开放与改革直接融合,边境内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直接融合。从这个角度说,开放是最大的改革。例如: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将使服务业市场开放、要素市场化改革、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等关键性、基础性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以制度型开放促进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开放的重点与难点大都集中在服务领域。2022年,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下降到117项;其中,服务业领域83项,占比71%;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下降至31项;其中,服务业领域23项,占比74%。为此,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进程已成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例如:在教育、医疗健康等社会需求较大的服务业领域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标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并在打破服务业市场垄断方面实现实质性破题;清理并大幅削减服务业领域边境内壁垒,逐步在人员流动、资格互认、市场监管等领域实现与国际接轨。

三是以制度型开放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制度型开放的基础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例如:以农村宅基地为重点,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着眼于释放人力资本活力,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建立数据确权、交易、保护等制度,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建设。

四是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市场环境建设的新突破。当前,世界银行已将营商环境评估改为宜商环境评估,更加注重市场环境建设。从我国的实践看,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公平竞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