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需求持续强劲,大基金二期将参与百亿级投资,机构建议关注三大方向】
华虹半导体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华虹宏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及无锡市实体订立合营协议,将从事集成电路及采用65/55nm至40nm工艺的12英寸(300mm)晶圆的制造及销售。合营公司与业务总投资额将达67亿美元(约合452亿元),其中40.2亿美元由合营股东以股本方式出资,其余26.8亿美元为债务融资。
关于扩产原因,华虹半导体表示,近年来半导体需求依旧强劲,尽管华虹无锡产能持续扩充,但依旧无法满足市场增长,其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天风证券认为,展望2023年,随着行业主动去库完成,以及需求端受益于经济复苏,晶圆代工行业或将迎来基本面筑建相对底部的一年。国内晶圆代工预计会持续战略性扩张,保障本土的半导体制造需求。
光大证券指出,台积电预计本轮半导体周期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台积电22Q4法说会预期本轮半导体周期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行业库存逐步出清,经过2023年上半年的周期底部,公司对2023年下半年行业恢复增长具备信心。
该机构建议关注三大方向。
1、复苏:建议关注2022年行业景气度下滑,2023年有望触底回暖的手机、家电、可穿戴设备等领域IC设计公司。(1)手机:韦尔股份、卓胜微、唯捷创芯、思特威、圣邦股份;(2)家电:芯朋微、中颖电子、晶晨股份、创耀科技、国科微、英集芯等;(3)可穿戴:恒玄科技、中科蓝讯;(4)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等。
2、景气:建议关注高景气度贯穿2022与2023年DDR5、功率半导体、车规半导体等领域。(1)DDR5:澜起科技、聚辰股份;(2)功率:宏微科技、斯达半导等;(3)车规:雅创电子、国芯科技、灿瑞科技、帝奥微等。
3、安全:建议关注与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安全高度相关的设备、材料与chiplet等领域。(1)设备:华兴源创、至纯科技、广立微等;(2)材料:华懋科技、鼎龙股份等;(3)Chiplet:长川科技、兴森科技等。
从公司方面看,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高端电子封装材料企业德邦科技、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的芯原股份等均在近期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扭亏公告。(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韦尔股份、卓胜微、唯捷创芯、思特威、圣邦股份、芯朋微、中颖电子、晶晨股份、创耀科技、国科微、英集芯、恒玄科技、中科蓝讯、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澜起科技、聚辰股份、宏微科技、斯达半导、雅创电子、国芯科技、灿瑞科技、帝奥微、华兴源创、至纯科技、广立微、华懋科技、鼎龙股份、长川科技、兴森科技、北方华创、德邦科技、芯原股份
【资金流入数据安全、云游戏等板块】
周三,沪深两市持续窄幅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01%报3224.41点,深成指涨0.09%报11810.66点,创业板指跌0.06%报2543.90点。两市共计成交6358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13亿元。盘面上,数据安全、云游戏、国资云、信创等板块涨幅居前,酒店旅游、食品、猪肉、教育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英飞拓获3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1.80亿元;通达股份获西藏自治区资金买入,总买入净额为7906.33万元;远望谷获主力做T,总买入净额为7838.19万元;通达动力获3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7772.77万元;慈文传媒获2家机构买入,总买入净额为5433.62万元。(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英飞拓、通达股份、远望谷、通达动力、慈文传媒
【海上风电热潮将推动260亿美元造船狂潮海上风电安装船迎广阔空间】
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船舶经纪公司克拉克森研究近期表示,全球海上风电即将爆发,到2030年前将有260亿美元投入造船狂潮。克拉克森计算,预期的海上风电繁荣,使得风电相关船舶的支出已经达到创纪录水平,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项目的数量预计也将增加160%以上。
目前,陆风最大单机容量可达8.5MW,海风最大单机容量可达18MW。2022年是风电安装船和服务船行业新造船订购活动破纪录的一年。克拉克森统计显示,总共签约了25个价值41亿美元的海上风电安装船项目,船员和服务船也有创纪录的24个。当前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的在建或规划产能仍不足以满足海上风电装机的增长目标,海上风电安装船作为风电场建设的重要基础装备,发展空间广阔。
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是国内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提供者,能够建造风电安装船和特种船舶,目前有4艘风电安装船在建。
天海防务在海工领域设计能力较为突出,目前公司已公告风电业务订单金额超过40亿元,其中风电安装船占比超过50%,目前有4艘风电安装船在建。(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集集团、天海防务
【今年数据中心将迎来全面液冷时代这些公司已领先布局】
据媒体报道,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日前表示,PUE(数据中心能耗评估指标)在2013年前下降快速,最近几年开始趋缓。液冷方案发展快速,技术已经成熟,生态亟待完善,目前大约处于产业化爆发的初期阶段,未来空间很大。国内领先的服务器厂商宁畅公司总裁秦晓宁判断,2023年数据中心将迎接全面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