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
聚焦技术创新,瞄准全球医药前沿科技重点攻关,力争寻求突破,推动创新“走出去”,让更多国产新药、好药更好地造福患者
云南白药
在进一步聚焦主业的基础上,全力向新兴业务的“1+4+1”(中药+口腔、皮肤、骨伤、女性关怀+数字化)战略赛道纵深挺进
广誉远
围绕核心产品实现剂型改造、工艺改进,实现中药产品的创新升级
迈瑞医疗
2022年跻身全球医疗器械50强,名列第32位。《“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6家至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50强
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不少上市公司纷纷绘制新征程的“蓝图”,其中医药公司不仅在战“疫”中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防护网”,更在推进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的路上勇于担当、谋篇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多家医药细分行业上市公司了解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医药企业制新药、强研发、走出去带来了更加明确的信号和信心,医药人不约而同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加入2023年的“新药方”,希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让国产新药更可及
近日,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药品监管工作重点,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践行党中央药品监管工作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其中重点强调,改革创新,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营造雨林型医药创新生态,加快新药好药上市,促进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传统药国际交流合作。
这一消息让一批创新药企业振奋不已。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看来,虽然当前医药行业发展面临一些压力和挑战,但公司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医药行业是朝阳产业,方向并未改变,发展依旧是行业的主旋律。“展望2023年,我们将聚焦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未获满足的临床需求,瞄准全球医药前沿科技重点攻关,力争寻求突破,推动创新‘走出去’,让更多国产新药、好药更好地造福患者。”孙飘扬说。
恒瑞医药是中国医药企业加速创新转型的一个缩影。十年磨一剑,持续加码研发终于迎来累累硕果。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有11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走进张江药谷,一处宛如大学校园的园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里正是盟科药业的大本营。2021年6月2日,盟科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新一代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康替唑胺片获批上市;同年12月,康替唑胺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盟科药业董事长袁征宇告诉记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药企要守护好人民健康。“抗耐药菌开发难度大,安全性要求高,这些因素导致近年来很少有针对耐药的抗菌新药上市。盟科药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开发更多的抗菌新药,以解决临床患者的急需,为人民健康作出我们的贡献。”
以创新药起家,君实生物对健康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触。“公司的核心产品PD-1抑制剂(同类药物)在美国的年治疗费用要15万美元,但在国内只要几万元人民币。”君实生物临港生产基地负责人谢皖向记者表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把没有的药做出来,填补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空白;二是把贵的药做便宜,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用得起,这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让创新药更可及,这是君实生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
研制中医药“新药方”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中医药长盛不衰的秘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中药监管工作。从药材种植生产,到制药装备智能化和诊疗技术智能化,再到研究证据转化落地,中医药发展全方位与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紧密相连。
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中医药全产业链重视创新、主动创新的趋势逐渐显现。一批中医药企业在研制“新药方”上多点发力、精益求精。
作为百年老字号企业,云南白药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公司在进一步聚焦主业、巩固现有经营板块的基础上,将全力向新兴业务的“1+4+1”(中药+口腔、皮肤、骨伤、女性关怀+数字化)战略赛道纵深挺进,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医药健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于把古方、古法传承好,广誉远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方针,一方面围绕核心产品实现剂型改造、工艺改进,实现中药产品的创新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中药指纹图谱、循证医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创新完成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九芝堂则在深耕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领域的同时,探索药食同源大健康领域,布局干细胞生物药,搭建中医互联网医院,让百年老字号与新时代国民健康需求的脉搏同频跳动。
记者从珍宝岛了解到,在深化上游中药材一体化布局方面,公司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搭建了一个大宗现货电子交易平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将完成“N+50”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