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3年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份CPI与PPI数据。CPI同比1.8%,预期值1.9%,前值1.6%;PPI同比-0.7%,预期值-0.3%,前值-1.3%;核心CPI同比0.7%,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12月CPI同比小幅回升,鲜菜、鲜果价格的上涨以及服务的修复是主要原因;而PPI同比降幅收窄,则是受去年基数下降以及金属和煤炭价格上涨所致。核心CPI同比0.7%,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自7月以来的低迷期,服务消费的修复逐步显现。
往后看,本轮猪价上行周期或逐步结束,对于CPI上涨的带动整体有限;而随着全国疫情达峰,居民服务消费开始回暖,核心CPI或将逐步修复。不过当前核心CPI仍处于绝对低位,而消费的修复也不会一蹴而就,因此2023年通胀仍会相对温和,难以对货币政策产生掣肘。
12月CPI环比转平、同比上行
12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环比由降转持平主要与食品价格的由降转涨有关。
食品价格方面,环比由上月下降0.8%转为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鲜果价格大幅上涨抵消猪肉价格下降是主要原因。
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上涨7.0%和4.7%,基本符合季节性特征。主要原因是,随着天气转冷,鲜菜、鲜果的供应产地逐渐向南方地区、温室大棚转移,运输、生产成本增加,拉动蔬菜、鲜果的价格上涨。
猪肉价格环比下降8.7%,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明显出现超季节性。主要原因是前期养殖户二次育肥以及压栏的生猪逐步进入市场,生猪供给持续增加,而需求方面则因疫情冲击有所减弱,导致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不过往后看,随着天气转冷以及春节临近,居民腌渍需求增加,猪价或将有所反弹。
非食品价格方面,环比由平转降,汽、柴油价格大幅回落抵消出行、娱乐上涨是主要原因。12月受国际油价回落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环比下降明显,分别下降6.1%和6.5%,成为拖累非食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以及全国逐步达峰,出行及娱乐活动开始逐步修复,飞机票、电影及演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7.7%、5.8%和3.8%;春节临近,家政服务价格上涨1.0%。
同比方面,12月CPI上涨1.8%,涨幅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分类别来看,食品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8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0.7%,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自7月以来的低迷期(同比低于1%)。其中旅游、家庭服务、家用器具等分项的环比分别较上月回升0.5、0.5、1.8个百分点,服务消费的修复逐步显现。
12月PPI环比转降、同比降幅收窄
12月PPI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5%,主要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环比均出现下降有关。
具体来看,12月生产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主要与国内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大幅下降有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8.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5%;不过受冬季取暖需求增加以及基建实物工作量加速形成影响,金属和煤炭价格有所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0.8%。
12月PPI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8%,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调查的行业中,价格降幅收窄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而价格涨幅扩大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风险提示
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