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 经济复苏方向明确 股票股基最受青睐
时间:2023-01-12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2022年资本市场的调整,令投资人心有余悸。2023年资本市场将走向何方?当前的小阳春孕育着暗流还是希望?为了整体了解保险机构最新投资思路,证券时报日前开展了2023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

本次调查累计回收25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覆盖了国内主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的首席投资官以及投资业务条线负责人。样本机构管理的资金超20万亿元,在24.5万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超80%。

对于2023年的市场行情,参与调查的保险投资官普遍持中性或乐观态度,多达72%的保险投资官认为今年的投资前景“比较乐观”。因此,近半数保险投资官对未来1~3年的投资收益目标预期维持平稳。此外,国际市场环境、国内经济形势及地缘政治三个因素成为他们眼中最大的不确定性。

战术配置上,保险投资官表示最有意愿增配股票、股基,基础设施以及债券、股权投资等。投资官普遍认为,A股目前估值较低或位于底部,并一致看好2023年A股投资机会,关注消费、科技、新能源、医疗板块机会。

与此同时,港股今年被保险投资官普遍看好,认为港股今年“机会比较大”或“有战略性机会”的保险投资官占比达到88%。

2023年投资前景:

超七成“比较乐观”

对未来一年的投资前景如何判断?2023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显示,高达72%的保险投资官对今年投资前景“比较乐观”,另有28%的投资官对今年投资前景持中性看法。

两相对比,市场情绪回暖不少。回顾一年之前的2022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彼时受访投资官对当年投资前景持“中性”、“悲观”的比例分别为63.64%、27.27%,仅有9.09%选择“比较乐观”。

高达96%的保险投资官预期2023年投资环境会好于2022年。一家保险资管公司副总裁分析,一是随着基本面的逐步修复,固收市场利率预计会阶段性震荡上行,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好配置机会;二是A股市场估值底、政策底相继出现;三是港股迎来三方面积极因素,包括经济稳增长获得广泛共识、内地和香港恢复通关,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结束。

还有一位保险投资官认为,“虽然疫情政策放开后经济可能短期承压,但中长期基本面改善还是可期的。”

持有谨慎态度的保险投资官则表示,经济基本面整体有望修复,但结构和估值波动较为复杂。同时,权益投资环境转好,债券投资环境可能变差。此外,虽然国内经济的限制性因素有所好转,但上行弹性需要观察,且海外市场步入衰退可能带来负面冲击。

投资收益目标:

近半选择“维持平稳”

投资环境预期向好,也令保险投资官对于未来投资的收益率有了更多信心。

对于未来1~3年的投资收益目标,2023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显示,45.83%的保险投资官选择“维持平稳”,25%的保险投资官则表示可能上调投资收益目标,另有29.17%的保险投资官选择“有可能下调”。

而在2022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中,有七成保险投资官表示可能下调未来1~3年的投资收益目标,另有近三成则表示将平稳维持投资收益目标,没有保险投资官表示会上调投资收益目标。

对投资收益目标选择“维持平稳”的保险投资官给出的理由是,经济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以及长期增长中枢将维持基本平稳。

一位保险投资官认为,整体经济处于疫情过峰之后的修复通道中,看好企业盈利持续回升。也有的保险投资官表示,经济基础依然不牢靠,内循环启动还需要时间。

另一位保险投资官虽然看好2023年的投资环境,但仍下调未来1~3年的投资收益目标。他解释,一是固收市场利率中枢长期下行趋势难改,固收资产静态收益率逐年下降;二是权益市场结构分化、波动性加大,投资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下台阶,社会的整体回报率下降。”还有一位保险投资官表示。

年内不确定因素:

新冠疫情退居第四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扰动市场。那么在保险投资官眼中,2023年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什么?

本次调查显示,国际市场环境、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地缘政治,成为2023年保险投资官眼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分别占比35.48%、22.58%和16.13%;而“新冠疫情”因素所得票数仅占比12.90%,重要性降至第四。

去年同期,保险投资官最担心的三大不确定因素分别是国际市场环境、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新冠疫情,占比分别为34.62%、23.08%、19.23%。

国际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最令保险投资官担忧。一位保险投资官表示,国内政策导向相对清晰,相比之下,海外市场是否超预期衰退、海外市场波动以及国内经济修复强度仍存不确定性。

另一位保险投资官也谈到,一是美联储加息到5%的高位,引起收益率曲线倒挂,历史上大概率对应美国经济衰退,但衰退的程度目前是不确定的;二是2023年俄乌冲突演绎路径的不确定性依旧较大,对大宗商品供给侧的冲击仍有待观察。

还有的保险投资官表示,经济增长基准尚不牢固,复苏进度和幅度有待观察。此外,通胀韧性如果超预期,可能限制各项政策的空间。

宏观因素:

地方财政最令人忧

具体到国内市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