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闸刚满半年之久的ETF互联互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不仅南向名单中迎来新成员。ETF通产品数量增至88只。成交活跃度方面也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去年12月,北向ETF及南向ETF单月成交金额分别达到23.54亿元、226.33亿港币,相比开通首月的成交金额增幅均超过4倍。
截止12月底,北向ETF开通以来合计成交金额80.65亿元,南向ETF合计成交金额更是超过千亿港币。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南向ETF成交相对北向更为活跃,主要是源于最近半年港股出现估值洼地,吸引大量的抄底资金。从长远上看,随着越来越多ETF标的纳入互联互通,预计双向交投均有望进一步活跃。ETF通的运作,不仅丰富投资者布局的工具,还可以提高两地ETF产品流动性,改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
“开闸”半年成交金额持续放量
去年7月4日,ETF市场正式迎来互联互通的“大时代”。如今,内地与香港市场ETF互联互通正式运作已满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ETF互联互通无论是纳入的产品数量还是成交金额均迎来飞跃式进展。
在产品数量上,此前首批纳入ETF通的产品共有87只,包括北向83只和南向4只,而自去年11月7日起,南方东英恒生指数ETF被正式调入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ETF名单,这也是ETF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以来,港股通ETF名单首次调整,这也使得南向ETF产品达到5只,ETF通整体数量增加至88只。
随着基金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客户,投资者对ETF互联互通逐渐熟悉,过去半年里,ETF成交金额也在节节攀升。
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北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持续增长。以沪股通ETF为例,7月份成交额为3.1575亿元人民币(下同),8月和9月成交额就攀升至4.8亿元、6.936亿元,环比增幅分别达到52.04%、44.79%。受十一长假交易日减少影响,10月成交金额小幅缩水至5.2965亿元,紧接着到了11、12月,成交金额持续放量,11月成交金额大幅增长至25.18亿元,相比10月份环比增长375.51%,12月的成交金额也逼近20亿元大关。
同样的增长势头也体现在深股通ETF上,7月的买入及卖出成交金额仅8000万元出头,8月、9月的成交金额迅速攀升至亿元级别,分别达到1.26亿元、1.88亿元,环比增长幅度分别为57.83%、48.79%,11月成交金额更是跃升至6.7818亿元,创下ETF互联互通开通以来的单月新高,12月的成交金额也维持在5亿元左右的水平。
南向港股通ETF更是明显“热过”北向ETF,开通首月,沪市南向ETF成交金额就突破10亿港币大关(下同,南向交易均为港币),5月更是突破50亿元,11、12月的成交金额均维持在150亿元以上。深市南向ETF的成交金额也日趋活跃,9月就已突破百亿大关,11月成交金额更是逼近300亿元。
而从5只“ETF互联互通”南向合资格产品的持仓规模中,截至1月6日,在南向投资者对ETF互联互通下的5只港股产品总持仓规模中,南方恒生科技ETF市占率近80%。
据统计,截止去年12月底,北向ETF开通以来合计成交金额80.65亿元,南向ETF合计成交金额超过千亿港币。
南向ETF成交相对更为活跃
从最近交易半年数据看,南向ETF成交相对北向更为活跃,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源于最近几个月港股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抄底资金,另一方面港股本地ETF在交易时长上也比内地上市的港股通ETF更具吸引力。
国泰基金就谈到了港股市场估值和投资标的上的几大优势,国泰基金认为,由于港股估值相对更有吸引力,同时拥有一部分内地没有的科技股,有自己独特的吸引力。去年下半年港股出现触底反弹行情,受到资金关注。虽然在内地也能买到港股ETF,但是也有一部分资金有分散配置的需求,因此也会借道互联互通,南下投资港股。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也指出,ETF互联互通开通以来,南向ETF成交总体较北向ETF更为活跃,一方面是近半年来,港股市场出现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反弹幅度较大,资金交易和配置需求伴随有所增加,进而通过互联互通管道交易港股本地ETF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尽管境内基金管理人也在境内交易所推出了港股相关ETF产品,但产品规模和流动性方面仍与港股本地ETF产品尚存有一定差距,在交易时长方面港股本地ETF也更具优势。
此外,他还认为,从投资者结构来看,北向投资者多为机构投资者,其投资境内市场的管道和沉淀的资金较多,包括QFII等,投资境内市场的需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释放,加上汇率一段时间以来的波动,短期没有看到配置需求的集中释放,因此,综合起来看,南向ETF保持了较为活跃的态势。
“港股市场近年来跌幅较大,估值处于全球洼地,加上监管政策上的边际改善,吸引较多的抄底资金,南下资金保持明显的净流入态势,这个趋势在个股互联互通和ETF互联互通上是一致的。”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也持相似的观点。
他更是乐观预计,从更长远的趋势上看,南北向ETF的成交金额都有望逐步扩大。“2022年下半年以来,南向资金的流入规模大,再加上港股市场波动性很大,更催生了较大的交易性需求,推高南向ETF的成交金额。随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