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是浦发银行30岁生日。
这家在浦东开发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银行,全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走过30载,浦发银行从上海出发成长为一家国际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核心经营指标稳健增长;从沪市银行第一股走向世界,跻身“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位居第18名。
30年风雨成长路上,浦发银行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布局,紧贴时代脉搏,融入实体经济发展,见证和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始终笃守尊重投资者、服务投资者的理念,持续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十而立”的浦发银行,是一家日益成熟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浦发银行将继续坚守长期主义信念,全面处理好党建与中心工作、当前与长远、方向与速度等关系,围绕“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积极打造成为客户信赖的首选银行,资本市场的优质蓝筹,广大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温馨家园,合规稳健、监管放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令人尊敬和信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十而立’,在同心跨越、奔赴梦想的路上,需要全体浦发人激情满怀,久久为功,围绕‘全面一流’目标团结奋斗,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铸就梦想。”2023年新年,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的贺词铿锵有力。
顺势而生破茧上市唱响浦江音
宁波路,是百年外滩背后的大街小巷之一。
很多人对这条路有所耳闻,是因为那栋仅有20厘米厚的“纸片楼”。殊不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宁波路曾有“中国华尔街”之美誉,这里云集着不计其数的中国传统金融业载体——钱庄,以及数家银行。
浦发银行就诞生在这片金融沃土之中。1993年1月9日,浦发银行开张营业,地点就是宁波路50号。
这家名字里冠以浦东二字的银行,在此后如火如荼的浦东开发开放中,肩负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使命,茁壮成长。率先在上海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率先开办私营企业贷款等等,浦发银行创下多个国内银行业之“先”,资产规模也稳步扩张。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对标国际一流银行发展,浦发银行亟须突破10亿元资本金瓶颈,实现一个质的跨越。在那个时代,浦发人凭借智慧和勇气,找到的突破口就是改制上市。
终于在六年后——1999年11月10日,浦发银行“抢跑”成功,顺利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向社会投资者发行4亿元人民币A股股票。至此,浦发银行成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颁布实施后,第一家规范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浦发银行隆重上市
在当时的证券市场,浦发银行上市是一件标志性事件。首先,其上市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闯开一条新路,不仅加快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还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其次,其上市清除了国内银行上市的政策限制障碍,为之后银行补充资本金找到了一条崭新的市场化道路,催生了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充满活力的银行板块;最后,其上市创下多项纪录,是当时证监会批准的IPO规模最大、募集资金最多的公司,也是沪市第一只银行股。
为此,上交所专门给予这只银行股特别交易号码:600000,以此作为纪念。
众人犹记得浦发银行的上市时刻:当日开盘,股价大涨177.5%,市值突破600亿元,为A股市值第一股。600000也因此受到当时投资者的追捧。
顺势而为迈入较快发展时代
上市后的浦发银行,开始站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很快,浦发银行在网点、人员、规模、效益等方面迈上新台阶,跟随改革的东风和大国崛起步伐,敏锐地捕捉到各种发展机会,有了更大的舞台。
——2002年,浦发银行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契机,引入美国花旗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当时的金融业引起了热烈反响。这是国内上市银行开启与国际大银行战略合作的先河,是A股市场首例外资成功受让银行上市公司股权案。
这让浦发银行有了国际视野,开始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了风险观念以及促进了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逐步建立现代银行治理体系。
——2010年,浦发银行又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首开金融与产业资本合作先河。
这让浦发银行有了前瞻性技术视野。双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服务的创造性结合,推动各自盈利模式和业务转型取得突破性发展,也使得移动金融成为浦发银行近年来的业务亮点和特色,并为此后浦发银行提出的全景银行建设夯实基础。
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浦发银行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上海信托控股权。这次交易是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战略目标在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这让浦发银行通过创新,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综合化经营,提升了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
一系列里程碑事件,令浦发银行从区域性银行蜕变为一家全国性上市股份行、上海金融旗舰企业,实现了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除了银行,浦发银行集团化经营扩展至基金、信托、理财、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