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专题报告:三大信号 “消费+地产”主线
时间:2023-01-09 00:00:00来自:财通证券字号:T  T

回顾:进入四季度以来,10月9日《进攻三季报》看多市场,11月以来《进攻继续》、《进攻暖冬行情》、《进攻上证50》、《mini版2014》持续看多上证50,11月涨幅13%。

消费、地产、海外三大信号转好,持股过节、看好上证50和港股成长。三大高频数据验证“持上证50过节”:1)主要城市首轮疫情冲击已过,出行和消费数据开始反弹修复;2)地产政策再加码,2023年首周30大城市地产销售数据创5年新高;3)美国服务和就业数据走弱,联储转向的预期交易进一步提前。国内地产和消费的复苏更加明确,海外流动性对新兴市场愈发友好,春季做多窗口不容错过,复苏是主线,A股看好大金融+大消费的上证50,港股看好受益联储转向和经济复苏的新经济消费成长。具体行业配置,大消费+大金融,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

信号之一:主要城市首轮疫情冲击已过,进入消费复苏阶段。本周地铁运量回暖趋势更加明显,从底部50%恢复至80%以上;跨城方面,公路、铁路、港口、快递运量也均触底企稳,货运客运普遍有所恢复。公司招聘、院线、餐饮、酒店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商业贸易招聘修复至去年同期的35%,全国票房周环比提高3.2%,高端酒店RevPar周环比提升28%。综合来看,主要城市的首轮疫情冲击已过,各消费细分行业回归正轨开启复苏,消费复苏行情值得把握。

信号之二:房地产需求政策再加码,2023年首周30大城市地产销售面积创5年新高。1月5日住建部部长提出加大首套房支持力度,降低首付比、首套利率;二套房支持以新换旧、以小换大,各地放开“带押过户”。此外,央行提出“首套房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商品房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的可下调或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去年四季度至今,房地产全面展开刺激,受疫情压制的需求在年初已经有所体现,首周30大城市成交453万平米,是近5年以来新高,数据验证进一步推升经济复苏预期,地产、银行、家电、建材等表现亮眼且有望延续。

信号之三:美国就业全面降温,联储转向的预期交易进一步提前。周五美国服务业PMI从56.5%降至49.6%,2020年5月以来首次跌落荣枯线;12月新增非农22.3万人(前值26.3万人),创2020年12月以来新低;时薪环比增长0.3%,明显降温。

美国此前顽固的通胀和就业出现显著收缩(其中有部分暴风雪影响),推动市场提前交易联储转向,纳斯达克单日暴涨2.6%、10年美债利率单日下跌15Bp至3.57%,黄金上涨1.6%、美元指数跌至104。从加息预期来看,加息终点停留在5%的概率增加,2、3月大概率分别加息25Bp,随后结束加息。若3月是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A股港股)可能迎来提前的大幅躁动,值得重视。

行业层面,大消费+大金融,看好上证50。1)大消费2条线索:一是市值还未修复的困境行业,A股如影视院线,港股如零售博彩食品。二是市值修复慢于营收修复的行业,A股如鞋帽钟表、公路快递、超市食品药店,港股如纺织食品。2)大金融政策发力期+复苏躁动期+数据空窗期,右侧交易,当下可关注保险、券商。3)地产链建议关注:A)有望实现双击:房地产;B)业绩高确定性:家电,行业和龙头格局好,内外资机构重视度高;C)业绩高弹性:电梯、装修建材、家居,21年ToB端大幅受损,行业“倒闭潮”,龙头公司凸显,需要跟踪订单和实际业绩;D)弹性必选:玻璃。

公司弹性看玻璃价格,当下供给端受限,若需求真正回升,贝塔属性极强。4)中期关注围绕供给创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材料、新制造、新软件的三“新”机会。

风险提示:1)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2)海外加息幅度超预期;3)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历史经验失效风险。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