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全球来看,2022年重新开放对于东南亚景气度产生的助力已释放完毕,展望2023年,欧美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而中国经济将迎来周期性复苏,将吸引全球投资人的目光。”
在高通胀、激进加息、经济增速放缓、地缘风险、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下,2022年全球市场愁云惨淡。
美股三大股指均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年度百分比跌幅,道指去年累计下跌8.78%,标普500指数下跌19.44%,纳指更是暴跌33.10%。A股方面,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下跌29.37%。
但新的一年也在孕育新的希望,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从全球来看,2022年重新开放对于东南亚景气度产生的助力已释放完毕,展望2023年,欧美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而中国经济将迎来周期性复苏,将吸引全球投资人的目光。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也牵动人心,刘鸣镝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会经历调整,但预计较难出现大幅调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家庭储蓄增加了30万亿元,如果房价下降,预计改善性需求会得到提振。预计2023年房价将继续调整,料到2024年会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
未来一年哪些领域存在投资机遇?刘鸣镝分享了四个主题:第一是消费的恢复;第二是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第三,尽管地产和金融板块都在经历调整,但有一些金融行业、地产行业的企业会胜出;第四,进口替代机遇下可关注创新能力比较强、估值又相对合理的中型企业股票,内地有一些子行业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都在提高。
地缘风险成为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21世纪》:动荡的2022年告一段落,回首过去一年,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
刘鸣镝:可能之前市场对于地缘风险的关注度较低,但如今地缘政治风险已成为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2022年应该是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影响投资关键因素的“元年”。
地缘风险是可以让投资归零的,之前海外投资人并非没有跟踪地缘风险,而是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2022年俄乌冲突以后,一些国际基金所持有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仓位归零,因此2022年大家都不得不非常认真地对待地缘风险,这对全球投资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风险。该风险今后会怎么发展演化,还是得打个问号。
相对地缘风险而言,疫情和货币政策收紧是相对可预测的。海外疫情在2022年年初已基本回归正常,另外美联储加息也是有其规律的,通胀水平较高时需要提高利率,加息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加息步伐也因此会放慢,这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在我看来最大的风险是地缘因素。
2022年亚太地区的最佳行情出现在印度和东南亚股市,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市场没有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到了9月份以后,投资者卖出一些中国台湾地区的股票,而买入韩国股票,主因就是前者的地缘政治风险高于后者。
那么投资人应如何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规避的方式是保持低头寸,而且是提前保持低头寸,需要尽力避免资产归零。
预计中概股有继续上涨的空间《21世纪》:2022年全球主要股指普遍遭遇滑铁卢,新的一年,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对股市来说意味着什么?中长期来看会带来哪些机遇?
刘鸣镝:2022年MSCI中国指数从年初的80多一路下跌,10月下旬更是跌破了50,调整的幅度和深度都远超预期。MSCI中国指数的远期12个月市盈率一般而言不会低于8.5倍,但在2022年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8倍的水平。
不过,眼下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将带来周期性复苏,这将利好股市,上市公司收入将得到提高,消费也会得到提振,具体而言将利好价值股、中小盘股、贝塔波动性比较高的股票,我们看好一些创业板的股票,韧性比较高的股票。
从全球来看,2022年重新开放对于东南亚景气度产生的助力已释放完毕,展望2023年,欧美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而中国经济将迎来周期性复苏,将吸引全球投资人的目光。
我们认为MSCI中国指数已完成超调和纠偏的过程,下一步的恢复要看消费、地产、基建等经济数据,预计到二季度形势将更为明朗。
《21世纪》:中概股近期表现有所回暖,如何看待这一波反弹?未来还有上涨空间吗?
刘鸣镝:中概股之前被大幅超卖,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年度总结还未出炉前,有不少海外投资人担忧中概股的退市风险。2022年下半年市场一度担忧中概股会更快退市,因为当时美国提出了一个加速退市的法案,而最新的年度总结则表明今后三年没有退市风险。相对于一些重新开放概念的股票,中概股的反弹幅度并不是很大,因此料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美联储政策路径仍存不确定性《21世纪》:美联储激进加息潮基本结束,接下来会温和加息,2023年加息几次后会暂停加息,乃至逐步考虑降息。美联储转向对A股可能会有哪些影响?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通胀暂时比较温和,货币政策也相对宽松,这会对投资产生哪些影响?
刘鸣镝:就美联储转向对A股的影响而言,如果美联储开始降息,那么对全球风险资产都会有一个提振作用,但就目前看来,较难判断具体的时间点。我们预计本轮美联储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