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以1502.55亿元的承销金额稳居第一,也是唯一一家IPO承销金额破千亿的券商投行。
在注册制深化改革下,券商投行业务快速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包含IPO、增发和配股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全口径募资事件共988起,股权融资总金额突破1.69万亿元。其中,IPO募资额创出历史新高,2022年IPO募资额达5869.66亿元,同比增长8.17%。
期间,券商保荐承销业务快速发展,中信证券以1502.55亿元的承销金额稳居第一,也是唯一一家IPO承销金额破千亿的券商投行。其次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IPO承销金额分别为790.49亿元、580.52亿元;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3家券商则超过300亿元。
除此之外,在注册制持续推进下,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热情持续高涨,但受限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2022年再融资规模较2021年下降了20.44%。不过,增发承销项目仍是券商的重要承销业务来源,当年A股增发融资总金额仍高达7230亿元。
从股权融资总承销排行来看,2022年,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三大龙头券商地位持续稳固,股权承销总金额分别为3342.15亿元、2067.44亿元和1760.39亿元。
“注册制的逐步推进推动了股权投行快速发展。竞争态势方面,投行业务呈现较为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资源及客户积累以及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是主因,但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通过聚焦重点区域、强化集团或地区协同、优化考核机制实现突围。后续,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投行业务马太效应大概率将加剧,但特色突出的中小券商也有望打造投行业务核心竞争力,在规模及收入上实现突破。”国开证券分析师黄婧指出。
中信证券IPO承销金额破千亿2022年仍是股权融资的大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总金额突破1.69万亿元。但从具体的投行承销业绩来看,行业“马太效应”继续加剧,龙头券商地位稳固。
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为首的“三中一华”仍稳居前四,承销的股权融资项目分别为156家、85家、102家和70家,承销金额分别为3342.15亿元、2067.44亿元和1760.39亿元和962.23亿元。
其中,注册制下A股的IPO募资额突飞猛进,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拔得头筹。
数据显示,2022年上市新股合计428个,IPO募资额达5869.66亿元。分上市板块看,在沪深主板上市的有70家公司,募资1387.27亿元;148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募资1796.36亿元;123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募资2524.44亿元;北交所IPO家数83家,募资额165.34亿元。
从IPO承销金额来看,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以1502.55亿元的承销金额稳居第一,也是唯一一家IPO承销金额破千亿的券商投行,与第二名拉开了差距;其次是中金公司、中信建投,IPO承销金额分别为790.49亿元、580.52亿元;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3家券商亦超过300亿元。
此外,包括安信证券、国信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东兴证券、国金证券在内的8家券商2022年IPO承销总额也在百亿元以上。
从IPO募资额来看,2022年募资额最高的5大IPO项目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海油、联影医疗、海光信息、晶科能源,五家企业IPO融资金额均超过百亿。其中,由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保荐的中国移动以519.81亿元的IPO募资额排名第一,中信证券保荐的中国海油IPO募资金额紧随其后,募得322.92亿元。
不过,受市场走弱影响,2022年增发融资规模缩减,全年增发项目融资事件为360起,相比2021年的538起减少33%;募资金额为7230亿元,同比减少20%。在可转债与可交换债方面,2022年融资金额相比2021年基本持平,但项目数量较上年小幅增长,2022年可转债、可交债融资金额分别为2735.58亿元和432.94亿元,项目数量分别为153个、38个。
从投行的承销情况来看,2022年,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承销的增发项目金额均突破千亿,中信建投排名第三,合计承销金额为698.56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在注册制深化改革下,券商以IPO为代表的股权业务快速发展、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收入强化、跟投及私募股权业务退出贡献增量收益,券商大投行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市场的扩容及制度优化增厚券商投行及跟投业务收入;另一方面,注册制全面深化有助于持续提升券商综合服务能力、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展望后市,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将进一步增厚券商的业绩。
“预计2023年随着外部压力减缓,及疫情政策优化,整体看2023年新增资金流入可期,财富管理赛道机会仍凸显。我们预期未来IPO全面注册制落地指日可待,全面注册制后,看好投行链为代表的机构业务,市场集中度可能向龙头券商集中。”长城证券非银分析师刘文强认为。
中小投行撤单率高企除了成功发行的项目之外,IPO撤否率也是衡量投行执业质量的关键指标。
回望2022年,在严监管态势下,A股“撤材料”的情况持续突出。数据显示,2022年IPO被终止(撤回)审查项目数量为308家。其中,IPO主动撤回的企业数量达221家,被否企业数量27家,其他终止审查情况60家。创业板撤单量最高,有155家,占比超五成。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