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是氟化工企业最卷的时期。以R32为代表的第三代制冷剂,在配额争夺战中,价格大幅下降。“生产一吨亏一吨,一亏就是三年”成为行业的真实写照。
进入2023年,也意味着第三代制冷剂的配额争夺已结束。那么,经过几年非理性扩张后,第三代氟制冷剂行业如何?新形势下,行业又将如何演绎?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对产业链企业进行了一番详实的采访。
从记者此次采访来看,第三代制冷剂价值回归已成共识。同时,随着第三代制冷剂即将进入配额管理,相关企业在做好现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延伸氟化工产业链,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另外,氟化工的上游原料萤石企业,在传统需求复苏和新能源领域的需求拉动下,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亏损三年抢配额
“回顾制冷剂的发展,过去三年,是制冷剂行业盈利能力最差的时期。”巨化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制冷剂又称冷媒,是指热机中用于帮助实现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被广泛用于家用空调、冰箱冰柜、汽车空调等领域。含氟制冷剂是最常用的制冷剂,它制冷效率高、性质稳定、安全无毒,因此得到了长期的广泛使用。
在全球范围内,制冷剂分为四代,包括第一代制冷剂氯氟烃类(CFCs),如R11、R12、R13等;第二代制冷剂氢氯氟烃类(HCFCs),如R22、R123、R141b等;第三代制冷剂氢氯烃类(HFCs),如R32、R125、R134a等;第四代制冷剂氢氟烯烃类(HFOs),如R1234yf、R1234ze等。其中,第一代制冷剂已被淘汰,目前正处于第三代制冷剂替代第二代制冷剂阶段。
为何制冷剂要更迭?因为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替代依据是2016年10月达成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发达国家应在其2011年至2013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基础上,自2019年起削减HFCs的生产和消费,到2036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15%以内;发展中国家应在其2020年至2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基础上,2024年冻结HFCs的消费和生产于基准值,自2029年开始削减,到2045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20%以内。
为了获得更多的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从2020年到2022年,国内主要制冷剂几乎是不计成本的拼销量。以巨化股份为例,该公司年报披露,2020年,公司第三代制冷剂外销量同比增长45.67%、价格同比下降31.91%。
第三代制冷剂的价格战,也直接影响到相关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比如,巨化股份2019年的净利润是8.99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0.95亿元;三美股份2019年净利润为6.46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2.22亿元;永和股份2019净利润为1.39亿元,2020年净利润降至1.02亿元。
三年来,竞争激烈是行业主基调,虽说部分产品的价格有所修复,但仍处于行业的底部区域。譬如,第三代制冷剂主要产品R32,各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的不同,报价集中在1.2万元~1.4万元/吨,而成本价一般在1.8万元/吨。也就是说,每卖一吨,就亏损约4000元~6000元。
这对于产能动辄上万吨的氟化工企业,带来的压力不难想象。因此,停产、减产,自然就会出现。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来算,R32肯定是亏损的。大概1~2个月前,我们R32产能就停下来了。尽管第三代制冷剂的最终配额还没有定,但是按照这几年来的产销情况,公司届时能拿到的配额,也差不多够了,总不能不考虑利润一直生产吧。”永和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价值回归成共识
进入2023年,配额争夺结束的第三代制冷剂会怎么走?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和业内人士,纷纷给出“涨价”“价值回归”等判断,且观点非常肯定。
“从目前来看,看涨的气氛比较浓。第三代制冷剂的价格,虽然不会是一夜回到高位,但2023年一定会是慢慢往上升的过程。”巨化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永和股份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称,“2023年对于第三代制冷剂来说,是一个扭亏的行情,不会像2022年这么差,将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年份。”
扩产、提升开工率是第三代制冷剂企业在2020年~2022年这三年配额基准年的首要任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R32、R125、R134a产能,已分别达到50.2万吨、34.2万吨、33.5万吨。而2021年,国内R32、R125、R134a产量,分别为24.4万吨、15.7万吨、15.1万吨。按此推算,三大主流产品整体产能利用率大概只有45%左右。
行业的扩张潮导致第三代制冷剂产能过剩,叠加激烈的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在2020年~2022年处于周期底部。当配额基线年结束,各企业存在着通过收缩产能,换取适当的利润空间。
三美股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2023年肯定是第三代制冷剂理性回归年。因为2023年不论卖多少量,已经不影响配额量,那么为什么要亏本处理?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很多企业也撑不住。同时,永和股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配额基线年结束后,亏本肯定就不会生产了。
第三代氟制冷剂主要应用领域是空调和车用空调。以主要的第三代氟制冷剂R32和R134a为例,R32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我国R32下游消费领域中,空调制冷剂占比达70%。R134a方面,2021年汽车制冷剂和气雾剂(汽车后市场)分别占我国下游消费的50%和25%,合计占比达75%。
“2023年,抑制需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