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报告:科创板“中国式现代化”的六大路径
时间:2022-12-29 00:00:00来自:广发证券字号:T  T

报告摘要:

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判断,强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重要性提升,科创板逐渐成为资本市场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契合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战略导向。

路径之一:科创属性串联“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科创板坚持坚守“硬科技”定位,契合二十大“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扩内需“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战略导向。其科创属性体现在:第一,科创板汇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领先市场;第三,科创板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高。

路径之二:改革“试验田”推动市场功能完善。针对科创属性制度改革,从“试验田”成为“示范田”,契合二十大报告的“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具体地,第一,一级市场融资端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放宽准入门槛;第二,二级市场投资端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强化市场流动性,包括做市交易业务、做市借券业务。

路径之三:构建科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二十大报告指引下科创资产重估,“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具体地,第一,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行业特征来适配不同的估值方法;第二,科创估值中纳入新因子,如研发/产业政策/股权投资估值因子。

路径之四:直接融资反哺“卡脖子”战略科技。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扩内需也提及“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具体地,第一,科创板为“卡脖子”战略科技领域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第二,科创板部分企业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已有所突破。

路径之五:孵化新技术应用引领产业迭代。二十大报告提出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基础应用。科创板企业中已经涌现一批前沿科技代表性企业。

路径之六:提升国央企核心竞争力。二十大报告提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科创板央企主要分布在轨交设备、半导体和军工电子行业,其研发投入高、市值管理能力强。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