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策中国(3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绿色产业方向
时间:2022-12-29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12月8日~12月28日):1)国内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包括加大绿色金融支持、锻造绿色产业竞争优势、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等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提出企业发电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核查规定;工信部等4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等5项重点任务;多地出台双碳相关政策文件,青海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湖南、黑龙江、上海分别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工业2030年碳达峰。2)国际方面,美国发布重型车辆清洁排放新规,将提供37亿美元用于碳去除;欧盟就碳边境调节机制达成协议,批准欧洲可持续发展基金下40个新担保计划,批准捷克12亿欧元绿色供暖计划;挪威与法国签署碳捕获和储存合作意向书;G7集团成立气候俱乐部支持绿色转型,将向越南提供155亿美元用于减少煤炭,等等。

热点“碳”究:近期美国加州成功实现激光核聚变点火,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核能由于发电稳定性高且技术迭代下安全性显著提升,日益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选项。目前核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低碳发电来源,近三十年累计减少66亿吨碳排放,并在新兴经济体中实现强劲增长。近年来核能投资关注度迅速提升,尤其是可控核聚变领域2022年累计吸引私人投资超47亿美元,较2021年翻倍。美欧韩等多国出台支持政策,包括延长核电站寿命、扩大核能装机容量、投资先进反应堆设计等。我们认为技术创新将是未来核能发展关键,可控核聚变具有原料丰富、安全平稳、反应放能效率高等多重优势,但仍处于实验阶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及核能综合利用等技术方向也值得关注。

碳中和相关行业与企业动态:1)碳中和成长行业:近期国内政策持续优化,但多地区疫情压力有所抬升导致前期防疫政策优化预期行情回调,中金低碳行业指数较近两周走低1.0%。碳中和相关细分板块普跌,仅储能板块小幅上涨0.5%,核电板块跌幅居前。分行业来看,光伏组件价格跌幅扩大,报价企稳在即。乘联会口径11月新能源产销量同比增速放缓,至1Q23或面临政策及季节性扰动,中金汽车组预计新能源渗透率2Q23有望回归增长;美欧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碳中和转型行业:11月发电量增长偏弱,核电增速加快;发改委等发布《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敦促高比例、分时段签约,优化跨省、绿电交易机制。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启动。3)企业“双碳”行动:三峡集团在山东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中国石化实现国内生物航煤绿色国际货运首飞;中核集团海南核电年度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度;中国石油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开发项目并网发电,等等。

可持续金融及ESG:1)绿色债券:目前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量1,913支,存量余额1.7万亿人民币,碳中和债存量161支,存量余额1,437亿人民币。12月至今新发61支绿债,规模为1,068.3亿人民币,新发2支碳中和债券,规模51.9亿人民币。2)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小幅下跌至56.3元每吨,交易活跃度抬升明显;北京碳价大幅波动。欧盟就“Fitfor55”达成临时协议,提振投资者信心,欧盟碳价在85欧元每吨波动。3)ESG:深圳完成个人碳普惠减排量首次交易;中央企业ESG联盟成立;瑞士将通过可持续投资标签规则解决漂绿问题;美国纽约州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出气候风险警示;日本计划在2028-2029财年对化石燃料进口商征收碳税,等等。

报告观点:1)IE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提出,全球能源危机给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可再生能源到2027年有望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但仍面临生物燃料行业可能出现的原料紧缩等障碍。2)IEA发布《2022年煤炭》

报告提出,能源危机推升2022年全球燃煤发电量,预计到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或趋于平稳,具体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发展。同时,尽管煤炭生产商利润创历史新高,但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全球煤炭投资趋势出现逆转性的增长。3)RMI发布《先立后破,迈向零碳电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路径》报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通过长周期性交易机制、结合就近开发与“西电东送”、辅助服务市场设计等8项措施以促进中国电力系统碳中和之路。

前沿科学与技术:麻省理工学院研发高功率超薄太阳能电池;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通过植物溶剂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碳足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发低成本耐光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纳米级催化剂降低电池成本;德国柏林亥姆霍兹协会研发单原子催化剂锌空气电池实现功率密度突破,开发串联硅-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达32.5%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