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白酒板块“看空论”弥散,贵州茅台(600519)股价罕见急跌,一度创近两年新低。至10月末,贵州茅台股价最低下探至1316.23元/股,月内跌幅近28%。
股价波动调整之际,11月28日,贵州茅台宣布拟派发275亿元的特别分红。同时,控股股东计划拿出部分分红所得增持公司股票。此次为茅台上市以来首度实施特别分红,也是年内第二次宣布分红。次日,茅台股价应声上涨,成交额超100亿元,市值重回2万亿元。
其间,茅台和中国酒业协会多次发声,力挺白酒行业。中国酒业协会还发布《从资本市场看中国白酒“价值论”》的文章,称10月份以来,资本市场的白酒板块出现了大幅度下跌行情,形成情绪化、恐慌式非理性调整,资本市场的股价和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背离”。
当前,白酒板块已大幅回暖。11月至今,Wind白酒指数涨幅近34%。截至12月28日收盘,贵州茅台报1733元/股,市值约2.18万亿元。
房企股权融资重新开启。证监会于11月28日出台调整优化房企股权融资五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具体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房企再融资新政发布后的一个月时间,平均每天就有一家房企筹划再融资。世茂股份、福星股份、大名城、天地源等一批公司迅速抛出定增计划。万科大股东深铁集团提请股东大会给予董事会发行公司股份的一般性授权,成为首个发布再融资计划的头部房企。
整体来看,此轮房企“定增潮”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招商蛇口、格力地产等房企重启并购重组,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二是此轮多数房企选择直接筹划定增,募集资金用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等政策支持领域。目前,华发股份、福星股份、嘉凯城、大名城、三湘印象以及荣盛发展等房企已率先抛出定增预案。
因“电热毯”概念,老牌小家电企业彩虹集团(003023)悄然走红。10月10日晚间,彩虹集团收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电热毯等产品在海内外已实现的销售收入、营收占比等。在此之前的近9个交易日,彩虹集团斩获6个涨停,股价暴涨近90%。
彩虹集团回应称,公司电热毯等家用柔性取暖器具、电蚊香等卫生杀虫用品以国内市场为主,目前已组建了海外市场开拓部门和服务团队,并在今年取得了一些电热毯出口订单,但订单数量低且总体金额小,未对公司收入产生实质影响。
“电热毯”概念走红,折射出中国取暖“神器”的火热出口态势。受欧洲能源危机等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空气源热泵、电暖器、暖宝宝、电热毯等取暖设备出口订单激增,多只相关个股走出大涨行情。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在2022年多数家电产品对欧洲出口额呈下降态势的背景下,空调、电热水器、电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品类逆势增长,1至7月累计出口额分别为19.9亿美元、1.3亿美元、4.9亿美元、3340万美元、1.6亿美元,其中电热毯增速高达97%。
十一期间,海天味业(603288)添加剂“双标”风波发酵。海天味业对此再三回应,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10月9日,海天味业又以公告形式进行澄清,称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国内作为公司最大的消费市场,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二级市场上,海天味业10月份股价跌近三成,市值月内蒸发超千亿元。近期海天味业股价呈现恢复态势,11月至今,该股上涨近35%至80.31元/股,当前市值约3721亿元。
“酱油茅”在经营端也面临考验。海天味业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较为稳健。不过,分季度看,公司营收、净利呈逐季下滑态势,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55.62亿元,环比下降12.03%;净利12.74亿元,环比下滑18.57%。此前,海天味业曾定下2022年营收、净利润均为12%的增速目标,并在多个场合表示虽压力较大,但不会对目标进行调整。在经历前述舆论风波后,海天味业全年业绩会否受到冲击,尚待时间检验。
今年9月,复星系先后被传出“6500亿元债务压顶”及“被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债务敞口”的消息。对此,复星系均予以否认。
复星国际首席财务官在业绩说明会上曾强调,“6500亿”是市场误读,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并非同一个概念,复星国际真实的企业债务实际上只有2600亿元。对于商业银行摸底债务敞口传闻,复星也做出公开回应,明确表示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中国银保监会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财务敞口,与复星合作的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关通知。
复星系在创立发展过程中以“买买买”闻名,其掌门人郭广昌善于资本运作,除了核心业务复星医药,其他产业均是收购而来,涉足保险、资管、科技、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