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企业参与工业硅期货期权套保调查: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争取出口定价更高话语权
时间:2022-12-23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去年工业硅价格波动较大,的确给我们造成不小经营压力。”一家民营有机硅加工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其主要采取按需采购工业硅的操作模式,但一旦采购期间工业硅价格大涨,订单利润就会被大幅“吞噬”,甚至“赔本”。

他直言,业界有一种说法“成也工业硅,败也工业硅”。因为下游企业利润多少,完全就是“靠天吃饭”——只要工业硅采购期间价格走低,就赚得盆满钵满,反之工业硅价格大幅走高,只能“做一单赔一单”。

如今工业硅期货期权工具的面世,将帮助此类企业有效对冲工业硅采购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两家期货公司找到我们,推荐了两种价格风险对冲策略。一是买入套保,即针对每年需采购的工业硅规模,在期货价格较低时买入多单,从而锁定相对较低的工业硅买入价格,二是库存套保,对企业每年工业硅备货库存做套期保值,规避价格剧烈波动所带来的库存估值损失。”上述有机硅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策略值得尝试,若套保效果达到预期可扩大套保占比。

除了期货工具之外,一些此前参与铝期货套保的铝合金加工企业也在与期货公司沟通,如何在精准研判未来工业硅价格波动趋势的情况下,通过卖出期权获取相应权利金收入,用于补贴工业硅采购成本。

除了对冲工业硅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工业硅期货期权工具的面世,还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工业硅全球贸易的定价话语权。

截至去年底,中国工业硅产能占全球产能约78%,出口量则占全球贸易量约48%。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当前全球工业硅贸易定价主要采用英国金属导报、英国商品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公布的价格指数定价模式,导致国内工业硅出口企业在贸易定价磋商环节缺乏话语权,无形间令自身利益受到影响。

一位期货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业界希望工业硅期货期权能尽早实现对外开放,吸引更多海外现货买家通过境内工业硅期货期权市场采购工业硅,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更好捍卫中国工业硅出口企业利益,还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工业硅领域的定价话语权。

助力工业硅生产企业平滑周期国内工业硅生产呈现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

“季节性主要是指南方地区水电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工业硅生产企业会利用丰水期相对较低的电价进行季节性生产,枯水期部分装置产能阶段性闲置,令工业硅生产的季节性特点较大。区域性则指新疆、云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硅基材料产业发展,加之当地电力价格相对较低,吸引大量企业落户投资生产工业硅,令其生产呈现区域化特点。”一位工业硅生产企业人士透露。

而这种生产特点给工业硅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进一步解释,“丰水期各大工业硅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令产能相对增多导致工业硅价格下跌,无形间摊薄了企业销售利润;加之某些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硅基材料产业发展,导致部分区域产能扩张较快,对市场构成一定价格竞争压力。”

除此之外,下游多晶硅价格波动剧烈,也影响到上游工业硅的价格走势。

他指出,近期多晶硅价格有所回落,就拖累工业硅价格走低,也令工业硅生产企业利润骤减。

在他看来,随着工业硅期货期权面世,工业硅生产企业就可以在价格偏高时做卖出套保,从而通过期货市场锁定较高的销售利润,平滑周期,令自身生产经营能力更加稳健。

一位期货公司分析师透露,目前已接触多家工业硅生产企业,均对参与工业硅期货期权套期保值颇感兴趣。“因为硅料企业生产往往具有投产周期长、能耗大、成本高等特点,若工业硅价格持续剧烈波动,对经营会有较大的冲击。若能通过工业硅期货期权市场锁定销售价格与销售利润,有利于稳定企业经营。”

此外,部分涉足工业硅出口的企业还希望,工业硅期货期权产品能尽早对外开放,吸引海外买家通过期货期权市场完成贸易采购,从而令交易定价更贴近市场实际供需关系变化。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出口国,但此前中国工业硅出口价格长期低于挪威、巴西等国。这背后,一是国内广大工业硅出口企业体量不大,在国际采购商谈判环节比较弱势;二是由于现货市场定价存在信息传递效率低、流动性低、交易不连续等问题,导致很多海外买家喜欢采用英国金属导报、英国商品研究所等国际机构公布的价格指数定价模式,但后者未必反映工业硅市场真实供需关系变化,令国内工业硅生产出口企业不得不承受额外的价格折让损失。

“若更多海外买家能通过国内工业硅期货期权市场完成采购,就能更好地发挥期货期权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令贸易双方的交易定价更公允合理,更好捍卫各自利益。”上述期货公司分析师指出。

对冲采购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对下游铝合金(新能源汽车制造主要材料)、多晶硅与有机硅企业而言,工业硅期货期权的面世同样是一大“福音”。

“这可以让我们在对冲工业硅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方面有新的选择。”一位下游多晶硅生产企业采购部负责人指出。在今年6月国内企业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后,目前工业硅在多晶硅生产成本结构的占比达到约39%,因此能否持续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