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助推+政府力挺+创业团队”“三驾马车”的合力加持下,光伏新势力正在加速冲刺IPO。上月底,率先完成股改的高景太阳能签订了辅导协议,正式启动IPO进程。与此同时,其他光伏新势力企业的融资也有新进展,包括押注N型TOPCon技术的一道新能源以及多晶硅企业青海丽豪。
趁着光伏行业景气,这些新势力企业成立时间短则不到两年,长则四五年,纷纷跳过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在各方力量助推下被迅速“催熟”,并且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然而,光伏行业正经历惨烈的价格竞争及疯狂内卷,新势力企业的收获期也潜藏着危与机。
一级市场频获融资
近日,豪尔赛的一则公告透露了一道新能源最新一轮融资动态。豪尔赛拟于近期与一道新能源及其他相关方共同签署《增资协议》,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参与认购一道新能源新增注册资本,新增注册资本金额为341.57万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
一道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8月,是光伏新势力企业之一,令公司声名鹊起的标志性事件包括引入行业大佬宋登元担任CTO以及押注N型TOPCon技术;2022年,一道新能源频频入围央企组件招标,在部分统计周期内,一道新能源的中标规模曾一度进入行业前三。
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告中还披露了不少关于一道新能源本轮融资的细节,例如,融资完成后,一道新能源的注册资本从4.099亿元增长至4.591亿元;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从80.66%降至73.86%。
可以明确的是,前八大股东均不参与本轮增资,RosyGrandAsiaL.P.及阴小蕾将取代原第九、第十大股东,两者在本轮增资完成后的持股比例均为2.98%。
从豪尔赛本轮增资金额以及增资完成后占注册资本的比例等数据推算,一道新能源本轮增资后的投后估值为67.2亿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一道新能源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为77.67亿元、8.72亿元,1-8月,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1.78亿元、0.26亿元。
相比之下,成立于2021年4月的青海丽豪估值增长速度更快。本月初,爱旭股份公告称,子公司浙江爱旭拟以货币出资方式参与对青海丽豪的增资,计划出资3.85亿元对价取得青海丽豪2.78%的股权,由此计算,青海丽豪投后估值为138.5亿元。
截至今年10月底,青海丽豪资产总额为87.46亿元,资产净额为40.69亿元,今年1-10月,实现营收8.45亿元,净利润4.92亿元。9月,青海丽豪宣布完成了22亿元的B轮融资。
正如前述,率先突围的光伏新势力距离IPO只差临门一脚,高景太阳能是进度最快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公开数据显示,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8月,高景太阳能先后完成三轮融资,累计融资超50亿元,估值达200亿元。
此外,华晟新能源CEO周丹曾表示,公司计划于2024年启动IPO;记者了解到,华晟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亿晶光电前实控人荀建华在从上市公司离职后创立了华耀光电,后者明确,争取在2023年完成上市工作;不久前,光伏设备供应商理想万里晖也获得了上海电气集团的战略投资,该公司已完成股改,目标是登陆沪市科创板。
“三驾马车”模式风行
细数高景太阳能、青海丽豪历轮融资及成长模式,实际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家企业共同的股东至少包括IDG资本、中美绿色基金以及爱旭股份。
IDG资本是高景太阳能的联合发起股东,参与了青海丽豪A轮融资并追投了B轮;中美绿色基金入股高景太阳能、青海丽豪都是在B轮;爱旭股份参与了高景太阳能A轮融资以及青海丽豪最新一次增资,此外,爱旭股份实控人陈刚间接持有青海丽豪超过10%的股份。
如果说传统龙头崛起更多的是依靠一步步原始积累,那么,这批光伏新势力企业基本上都跳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创立之初就有能力发起动辄上百亿的投资,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龙头的成长之路。资本助推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弹药而且还充当起上下游客户的介绍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IDG资本,其早年曾入股爱旭股份的前身企业,并在爱旭股份借壳上市后获得丰厚收益。上述IDG资本投资的三家企业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但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去年6月,还在起步阶段的高景太阳能就获得了爱旭股份的硅片采购订单,在此之后,两家公司预计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关联交易金额为110亿元。
光伏新势力崛起背后,频频出现地方政府的身影,或是政府资金投入,或是产业政策扶持。公开信息显示,高景太阳能的另一名创始股东是珠海华发集团。目前,高景太阳能的产业布局围绕青海西宁、广东珠海以及四川宜宾,其中,青海目标打造高质量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珠海的口号是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宜宾则提出加快部署“一蓝一绿”新赛道。
华晟新能源也获得了安徽宣城的资金、政策支持,去年底,合肥产投、宣城开盛联合领投了华晟新能源A轮融资,企查查数据显示,宣城开盛、合肥产投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分别持有华晟新能源9.89%、7.14%股权。记者了解到,华晟新能源在宣城的布局包括一期、二期项目以及正在建设的7.5GW全产业链项目。
相比之下,一道新能源将自己包装为央企三峡集团相对控股的企业,但拆解股权结构来看,北京市海淀区国资与三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