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明年将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风险
时间:2022-12-1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在精准的要求下,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明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同时,内外部制约降低,货币宽松也有一定空间。

此次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部分,会议特别指出了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

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主要有五个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安排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从今年央行的操作看,央行分别于1月、7月各降息10BP,当前一年期MLF、7天逆回购利率分别为2.75%、2.0%,相比去年末降低20BP。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央行今年4月、12月两次降准,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8%。与此同时,央行创设多种结构性工具支持特定领域。

从市场利率看,4月以来,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下,市场流动性始终处于充裕的状态,驱动隔夜资金利率、7天期资金利率以及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不过近期市场利率有所回升,但DR007仍低于政策利率水平。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相比去年定调,“灵活适度”调整为“精准有力”,其他几乎保持不变。精准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支持特定领域,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要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并见到实效。

2020年后,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陆续创设,今年创设得更为密集。据记者梳理,今年央行再次先后推出至少6400亿元再贷款工具,具体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2000亿元技改再贷款。此外,央行还表示将推出保交楼专项借款,但额度未明。再加上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已十分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PSL时隔三年后再度重启。2020年2月后,PSL一直表现为净偿还。但今年9月PSL净新增1082亿元,10月净新增规模上升至1543亿元,11月进一步增加至3675亿元。央行11月16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为发挥金融对有效投资的支持作用,运用PSL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设立金融工具和提供信贷支持。

在“精准”的要求下,前述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明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稳信用的另一种方式,其兼具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效果。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可能是:基建地产、制造业、科创、双碳、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性工具延续;与疫情相关的阶段性工具逐步退出。

分析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担大任有两大原因:一是应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在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两大“发动机”被压制后,信贷投放亟需找到新的支撑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负担着稳定信贷增长的重任。二是美联储开启加息缩表,对中国总量型政策形成制约,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制约小,货币政策被迫更加倚重后者。

但明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所放缓,再考虑到明年国内物价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明年货币政策总量宽松操作仍有一定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今年两次降准幅度均为25BP,而央行历次降准幅度大多是50BP或100BP甚至更多,显示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即便明年央行采取降准措施,单次降准的幅度可能也只有25BP。

钟林楠称,降息是一个潜在的政策选项,目前暂时无法完全排除这一选择;但由于地产政策重点已经变化,剩余的贷款利率空间又较为珍贵,即便2023年央行再度降息,降息幅度应该也不会高于2022年。

地方债遏增量、化存量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19)》(下称《报告》)披露了时间表:2018年边制订攻坚战行动方案,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2019年承上启下,全面、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完成攻坚战的既定任务。

站在当前的时点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宏观杠杆率高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宏观杠杆率在2016年-2019年稳定在245%左右。不过,近三年应对疫情冲击,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

但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监管永恒的主题。此次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部分,会议指出了要稳妥化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