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指数小幅回调,交易情绪降温。国内公布的11月经济和金融数据普遍弱于预期,局部地区进入疫情流行期,海外尽管美国11月通胀走低,但是12月FOMC会议美联储仍释放相对偏鹰派信号。受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上证指数本周结束10月底以来的六周连阳,周跌1.2%。市场交易情绪有所降温,两市日均成交额回落至0.81万亿元左右,北向资金全周净流入56.6亿元。风格方面,沪深300和上证50下跌1.1%和0.7%,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1.9%和2.3%。行业方面,市场仍在交易防疫政策优化主线,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等行业领涨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链等制造成长表现较弱,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和机械表现不佳。
市场展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传递积极信号。近期市场经历连续反弹后情绪有所降温,除防疫政策优化相关的消费主线以外,市场相对缺乏热点,各指数小幅回调。我们认为市场调整的原因一方面为经历连续反弹后,短线存在一定的获利了结压力;另一方面因近期部分地区疫情流行,市场担忧消费和生产等经济数据可能阶段性仍相对较弱。往未来看,我们认为尽管未来几个月经济活动仍或受到疫情干扰,这可能使市场前期的单边上升面临波动和震荡增加,但市场更多反映的是未来的增长预期,近期防疫政策优化以及地产政策加力支持后,2023年一季度疫情影响的高峰过后经济可能有更明显的修复。
而且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可能在于政策预期,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较为积极,务实求真,着眼当下,更为注重明年经济增长和信心的恢复;并且在疫情、地产、国企与民营经济、开放等多项重大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在短期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层面均释放较多积极信号,不仅有助于提振企业家信心,也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综合来看,在一系列积极政策催化下,我们认为A股市场11月以来的估值修复仍有望延续,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并有一定的修复空间。我们重申2023年A股市场展望《翻开新篇》中,对未来12个月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在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一旦某些或全部因素有所缓解,增长反弹力度可能超预期。配置方面,我们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也值得关注;中期仍然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主线。近期各方面进展来看: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延续了12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更着眼于在明年经济层面“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会议针对明年经济的挑战提出六项“统筹”应对当前矛盾,而且会议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的首项,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此外,本次会议积极回应市场关注问题,会议要求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国企建设强调“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民企方面“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此外会议也表达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总体而言,会议更聚焦明年经济的改善以及回应市场关注的主要矛盾,对市场整体影响较为积极。2)11月经济金融数据整体偏弱。11月数据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从供给来看,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2%(回落2.8ppt);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下降5.9%(回落5.4ppt),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也进一步放缓至3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基建支撑较强,但制造业走弱以及地产同比降幅扩大至20%。11月新增社融和信贷分别为1.99万亿元和1.2万亿元,内生融资需求较弱导致低于市场预期,居民中长期以及短期贷款拖累较多,但11月M2同比增长提升至12.4%,或主要受银行理财赎回影响。3)扩大内需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明确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明确“2035年目标是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此外纲要从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具体工作指引。4)海外方面。美国11月CPI同比7.1%,核心CPI同比6.0%均低于市场预期,12月FOMC会议决定加息50bp,但结合点阵图和美联储主席发言,在未来加息终点和持续时间上相比市场预期更偏鹰2;12月15日,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在其官网上发布报告称首次获取中概股公司的审计权限3,此次实质性突破、为后续持续合作打下基础。
行业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未来3-6个月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