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工厂"引领汽车制造新能源车铸就中国制造"新名片"
时间:2022-12-1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这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中国资本市场,一大批来自制造业的“精兵强将”锐意创新、踔厉研发、转型升级,奋力书写着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即日起,上海证券报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制造业一线迸发新动能”全媒体系列调研报道,走进汽车制造、轨交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制造、医药制造、纺织服装制造、轻工家居制造、智能家电制造等七大制造业基层,零距离感受制造业一线的蓬勃动能与创新活力。

从钢板到新车,一辆一辆全新的智能新能源汽车经历多道工序的淬炼后,华丽转身,缓缓驶下自动化产线。走进上汽集团旗下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上海证券报记者瞬间被一线工程师和工人们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所吸引。“我们要抓紧今年最后的时间确保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进程。”上汽乘用车规划工程师周伦对记者说。

同样的忙碌场景,也出现在均胜电子、孚能科技等汽车产业链公司制造一线。在位于浙江宁波的均胜电子旗下均胜普瑞“未来工厂”车间,汽车中控产品在高度自动化的产线飞速运转;在位于江苏镇江的孚能科技工厂,生产新能源车核心部件软包动力电池的封装自动化产线也在高速作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制造强国的重要赛道,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在2022年一路驰骋,不断以智能化铸就中国制造“新名片”。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向记者直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最大牵引力。

100%无人化和新工匠培训齐头并进

作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首批认定授牌的智能工厂,上汽乘用车在临港基地打造了国内首个“黑灯工厂”无人车身车间示范生产线。12月上旬,记者来到这里探秘汽车制造的“黑科技”。

“通过AI模拟算法模型和现场设备进行匹配学习已经成为现实。”作为有近30年工龄的老汽车人,周伦站在多个正灵活转动的自动机械手前对记者感叹,在数字化发展中,上汽乘用车车间从质量、效率、成本等进行多维度改造,实现设备预防性维护。在质量方面,上汽乘用车开发了数字化质量检查系统,自动匹配检查焊点,把质量信息录入云端服务器,实现在线监控和可溯。

在推出无人车间以后,上汽方面不仅减少了一线生产人员,提升开动率和合格率,而且借助AGV、物联网IOT技术、自主研发的非视觉自动APC机构及视觉等技术,实现送料和上下料等100%无人化。“紧跟着数字化的脚步,我们已经让数字化深入到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维修工程师王喜春说。

伴随部分制造流程100%无人化的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坚守。王喜春介绍,虽然从很多繁重的生产环节解放出来,但是不论是工程师还是一线工人,大家都怀揣着制造匠心,在研发和制造阶段以高品质进行自我要求,投入到新的高端制造环节。上汽集团也秉持“好车人才造”的造车理念,以人为本,不断升级人才培育并向外赋能,为制造一线员工制定体系化的能力培养计划。

现在,王喜春身边相关生产线上的工友们都会接受VR虚拟装配培训,通过数字技术同比例真实还原整车数模,移植现场标准化装配工艺,拟实化还原真实手感与音效,免拆装减少零件消耗,还能对考核标准进行定量化反馈,这些都降低了新员工上线的质量风险、缩短培训周期,帮助大家更快地熟悉工作流程及环境。

制造端的进步直接助力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开拓。2022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9.9万辆,同比增长45.9%。除了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公司也发挥新能源制造优势。中汽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超过120%和110%,市场占有率达到23.5%。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00%。

“未来工厂”引领汽车电子发展

不仅是整车制造,先进制造发展贯穿整个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在位于浙江宁波的均胜电子旗下均胜普瑞“未来工厂”车间,年轻的女操作员韩娇见证了汽车中控产品在高度自动化的产线飞速运转,并快速变成智能新车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韩娇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制造产线主要生产新能源车智能座舱和交互产品的控制主板,产线具有高效、精准度高、精益绿色生产的特点,每小时能产出主板250片(每片主板上有2000多个元器件,为工艺较复杂的产品),同时软件设计等也实现自主可控。

财报显示,均胜电子2021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0.9亿元,投入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的产出。作为智能座舱与网联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子公司均联智行2021年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目前已与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签署订单协议,于2022年第四季度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