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融条件展望:超额流动性退潮
时间:2022-12-09 00:00:00来自:民生证券字号:T  T

2022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特殊现象,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私人部门风险偏好降温,政府大力度加杠杆,资金利率维持在低水平。

这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历史罕见金融条件,我们称之为“超额流动性”,并影响2022年资产定价。展望2023年金融条件,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超额流动性何去何从,资产定价因此会有怎样的变化?

超额流动性,衍生自2022年地产和财政的异常表现2022年货币流动性受财政牵引。可以说今年资金面表现跟随财政投放节奏和力度,亦步亦趋。上半年财政支出靠国库,下半年靠银行体系,这样的财政节奏主导今年流动性先松后紧。

2022年信用条件受地产牵引。2022年政府部门持续加杠杆,先是债券融资,后是政策性金融工具和表内信贷,支撑全年社融扩张。反观私人部门,地产和疫情压制之下,居民信贷大力度收缩。

超额流动性对2022年资产定价的影响,或被市场低估今年地产和疫情压制居民风险偏好,国家资产负债表面临收缩压力。政府加杠杆来延缓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

居民缩表而政府扩表,这种罕见组合,最终催化出2022年“超额流动性”。

私人部门承接财政支出,本应将这部分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然因私人部门风险偏好急剧收缩,居民资产配置选择风险极低的现金存款,最终流动性淤积于金融市场,表现为高于社融增速的“超额流动性”。

超额流动性加剧市场对低风险资产的渴求,同时也带来低利率低波动的资金面环境。这一金融货币条件便是今年二、三季度资本市场定价的重要变量。

超额流动性退潮,2023年货币市场流动性退潮2023年超额流动性退潮,首先意味着资金面持续低利率低波动的状态被打破。

2023年财政预计依然扩张,我们初步估测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10万亿,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将继续推进。然而2023年或不再有类似2022年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操作,类似今年6-8月国库投放引导资金面极松的情景,很难在2023年复刻。

2023年央行操作预计更加灵活,客观上资金面的利率波动或较2022年抬升。

超额流动性消退,2023年私人部门信用扩张且风险偏好回升地产和疫情,二者相呼交织,共同压制居民的风险偏好。2023年疫情政策持续优化,地产政策持续推进,居民资产负债表终将走出收缩状态,进入企稳甚至温和扩张状态。这意味着蜷缩在银行间的资金,将走向风险资产。两个关键变化:

第一,私人部门信用扩张,驱动社融,同时信贷结构明显优化。第二,一旦地产销售好转,居民资产负债表停止缩表,债券将会迎来最后一跌。

预计2023年社融增速在10.3%,高点或在二季度出现2023年主导社融节奏的关键是居民部门风险偏好何时企稳,关键的观察变量是地产销售何时企稳。我们预计地产销售大概率在二季度开始回升。

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形下,全年社融增速分别为9.7%、10.3%、11.0%。

受益于低基数等因素,社融高点或落在二季度。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海外通胀超预期,出口下滑超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