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经济展望:中江举帆
时间:2022-12-08 00:00:00来自:平安证券字号:T  T

平安观点:

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疫情持续多点散发和地产走弱是两个最大的超预期冲击。尽管货币和财政政策积极应对,且相继出台了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政策,但经济恢复动能仍弱,全年GDP实际增速和全国两会时确定的目标增速存在一定差距。

2023年中国外部需求趋弱,更需倚仗内循环。预计2023年海外经济衰退风险逐渐加大,美欧货币政策将由紧转松。中国经济将从“外循环”更多转向依赖“内循环”,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或逐步打开。提振“内循环”的关键点或在于疫情防控形势的演变和防疫政策的优化、细化。

2023年需实现5%增速,提振投资是关键所在。在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基于回归潜在增速和稳就业的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有必要保持在5%左右。2023年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预计将继续优化,不过若新增确诊持续处于高位,出于安全担忧,居民可能自发减少外出和跨区域流动,消费恢复的高度存在不确定性。有鉴于此,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需继续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体现为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保持基建投资增速、争取制造业投资取得良好成绩。20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2023年或将有更多支持政策出台。

202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看点。财政方面,由于留抵退税拖累减弱、土地和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非税收入有望维持高增长,2023年财政减收压力将好转。预计2023年赤字率或设定在3%左右,新增专项债额度持平于近两年的3.65万亿,积极财政着力点或从减税降费转向支出端发力。

货币方面,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大致平稳的M2增长,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有0.5-1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降成本”首先从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巩固银行让利成效入手,待2023年二季度前后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MLF政策利率有望适度调降。预计2023年年末社融增速约为10.3%。人民币汇率方面,预计2023年美元指数波动中枢下移至100左右,有望在二季度前后较快回落,人民币汇率或将更获支撑。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地缘局势超预期,国内外通胀压力超预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等。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