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榜
时间:2022-11-3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正在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各地也在县域新基建投资上持续发力。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11月29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形成了“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榜单。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三省上榜县数量超过百强榜半数,而其余省份的县域上榜数量大多在1-6个之间,省际分化明显。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正在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各地也在县域新基建投资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空间。

“百强县”固投增速跑赢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是具有投资竞争力的关键标识,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报告》显示,2021年,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约为11.1%,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9%),也高于浙江、广东、江苏等主要经济大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现阶段县城与城市的投资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形成乘数效应和良性循环。

从此次榜单的地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占68席,中部地区占21席,西部地区占6席,东北地区占5席。其中,东部地区在前十名中占据9席,具有明显优势。西部地区上榜的6个县中,有5个县来自于四川省,表明西部具有投资竞争力的县域较为集中。

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表现抢眼,三省上榜县域总数超过百强县半数,分别占27席、21席和10席。隶属于福建、湖南、河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西、辽宁、广东、河北、吉林、云南的县域上榜数量均在1-6个之间,省际分化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最强县级市”的昆山毫无悬念排在第一名,而且前十名中江苏占据一半席位。

“目前我国的经济强县中大多数都毗邻中心城市或处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周边,足以说明城市群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周茂华认为,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需要跳出“局地思维”,树立全局意识,着眼区位协同,建立县域与城市的联动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新投向《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县域的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但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46%,两者之间存在18%的差距。

“正是这18%的差距,表明中国城镇化质量并不高。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同时在提升城镇化质量过程中对投资也具有推动作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何搏说。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产业发展摆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突出位置。《意见》强调要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明确要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各县(市)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抢占转型升级制高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2021年,各省(区、市)重大重点项目库中均有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县域。

据赛迪顾问统计,江苏省2021年落户县域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过20项,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新投向,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将发挥引领作用。

同时,2021年,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所在省(区、市)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清单中,县域新兴服务业成为重点之一,对于高效利用要素资源、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安徽省重点项目投资中包括了肥西县新兴服务业综合类项目;江苏省重大项目中包括了海安市、泰兴市、邳州市等地区现代物流重大项目,均反映了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将成为县域重要投资方向,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张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百强县”等少部分县城之外,我国大部分县城的产业仍处于欠发达状态。与中心城市相比,县城产业发展的目标是重点解决当地就业、当地居民增收、社会稳定等问题,并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后续应基于县城功能定位、产业就业容量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发展,如延伸农业和生态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等。

何搏建议,未来应当提升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县城的专业特长,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形成“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聚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