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
时间:2022-11-28 00:00:00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这是我们关于“中国制造业”系列专题的第三篇报告,本篇主要讨论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现状如何?

全球制造业出现哪些变化?——根据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出口结构以及过去20年出口结构的变化路径,我们将全部国家及地区分为3类:1)低端制造业国家及地区,典型如越南等:中间品和消费品的快速升级,而资本品(生产设备)出口升级较为缓慢,并需要依赖进口生产设备维持生产;2)新兴高端制造业国家及地区,典型如中国台湾、韩国等: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出口快速升级;主要生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制造设备,并基于相关设备进行对应产业链中相对高端的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生产;3)发达国家及地区,典型如美国等:在新旧领域中均把握高端制造设备的生产,因而我们很难看到的整体产业升级的迹象。中国的角色与越南类似,但已经能够实现大量制造设备的生产(向新兴高端过度)。

中国制造业现状——1)从出口角度看,中国在过去20年中已经在向生产中高端的资本品和中间品进行过度,但从绝对数量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以生产低端商品(包括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为主的国家;从更为微观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液晶、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和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突破;2)从进口角度看,生产设备进口在逐渐减少,消费品进口在增加,以及中高端零部件的进口在快速抬升,这也符合我们前面观察到的中国产业升级的状态。

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

纵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都能看到从模仿到超越,从进口方转为出口方的缩影。但升级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1.靠努力(产业基础强),“学而优则仕”型的产业链内部升级1.0。这是制造业最基础、最普遍也最重要的升级模式。这种模式常见于化工链、纺服链、金属链、基础机械链等较成熟的产业中,主要体现在逐步从简单的外来加工方转向中间品制造出口,从设备的进口方转变为设备的制造方,并进一步将设备进行出口。

2.靠努力(产业基础强)+贝塔(行业需求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型的产业链迭代升级2.0。

这种模式常见于泛科技链中,产业有一定成熟度,但技术迭代催生需求仍会快速增长。关键点在于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雄厚且敢于逆周期投资的资金实力。典型行业如消费电子、液晶等。

3.靠努力(产业基础强)+贝塔(行业需求好)+运气(方向正确),“弯道超车”型的产业链跃迁升级3.0。这种模式常见于尚未成熟的新兴产业。竞争对手间起跑线相当,关键点在于技术突破以及产业链整合,以及来自行业需求端的贝塔。技术迭代性的突破在这一过程中通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典型行业如光伏、新能源车等。

未来20年中国产业如何发展?——利用好我们的内需市场,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或许在未来的20年,中国能够实现下一批高端产品的国产替代。从复盘过去20年的产业升级的经验出发,我们认为有两点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需品:1)充足的需求,以便于产业中的公司可以在实际生产中积累生产经验;2)充足的资金,以便于进行逆周期投资,拉近我们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技术上的差距。在半导体制造、医药、机械等领域,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或许在未来20年将看到这些领域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

1、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出现较大变动;

2、海外经济环境受到冲击。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