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提质三年行动方案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证监会制定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下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涉及政府、多个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全力以赴做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工作。
●千亿授信驰援“第二支箭”扩容首批落地地产企业融资暖意强
“第二支箭”延期扩容、“金融16条”等针对房企的政策“礼包”接续出炉,支持房企流动性的实质性举措也在近日密集落地。一边是,金融机构“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流动性支持。另一边,债券融资渠道愈发畅通。系列政策为房企稳定融资打了一针强心剂。
【证券时报】
●金融支持楼市政策加速落地多家房企获大额授信
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开发贷款、信托贷款、债券融资等方面全面支持房地产融资。该通知就是此前市场热议的“地产金融16条”。同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与多家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亮相
记者了解到,中国证监会近日已经制定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新一轮《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债市风波渐平债券发行随行就市现新变化
多位受访的债市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债券发行利率水平与资金环境变化息息相关,伴随货币政策操作的谨慎精准,债券发行利率或面临一定的边际上行压力,但上行幅度可能有限,当前发行利率绝对水平或仍处于相对低位,对于发行人而言依旧是合适的利率窗口。
【证券日报】
●健全“大投保”格局资本市场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
记者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下一步,证券监管部门将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畅通投资者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健全法规制度建设、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五方面持续发力,健全“大投保”格局,塑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制定实施创新发展六大战略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表示,北交所开市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初步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市场特色、亮点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26家,总市值超2000亿元,公开发行实现融资270亿元,合格投资者数量超过520万户,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取得良好开局。
●电子烟监管进入细化阶段相关产品限量寄递
11月2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异地限量携带的通告》,对每人每次异地携带电子烟产品、雾化物、电子烟用烟碱等实行限量管理。具体来看,通告规定异地限量携带烟具不得超过6个;电子烟烟弹(液态雾化物)不得超过90个,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包括一次性电子烟等)不得超过90个,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不得超过18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