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这背后,离不开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不懈奋斗的精神。
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车是必由之路。与国家战略同频,正是比亚迪第一个“对燃油车说不”的首要原因。
“唯有创新能赢万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说,“创新是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必须以创新发展引领世界一流,以产业集成支撑世界一流,以开放合作锻造世界一流,以卓越管理夯实世界一流,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筑牢坚实基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
从老八股到5000家,A股市场的发展史,也是一段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的成长。
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资本市场的活力与韧性的背后,离不开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离不开淬炼升华的企业家精神。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时代的大浪潮下,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胸怀家国,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书写着企业家精神的华彩篇章。
不懈奋斗
“和谐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的奋斗哲学。
被人称为“斗士”的董明珠丝毫不在乎有个“好斗”的标签,她更以此为傲:“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奋斗精神。”
董明珠一直信奉“三个坚守”,除坚守自主创新、坚守品质第一外,还有一个便是坚守奋斗精神。“改革,首先是革自己的命。”逢敌亮剑、自我革命,这不仅是董明珠个人的风格,也深刻进入格力的基因。
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这背后,离不开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不懈奋斗的精神。
“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今后可能还会有类似此次疫情的困难等待我们。”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过去做企业讲得比较多的是情商、智商,现在讲得多的是逆商,就是应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情商、智商比,逆商可能占到70%,这是成功的最大影响因素。
穿越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生生不息,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中有“洗脚上田”的农民,放下锄头,走南闯北;有离开流水线的工人,走出车间,开辟市场;有万里归来的“海归”,舍下待遇,从头开始……他们用不懈的奋斗,展开了新的人生画卷。
2001年,美国商务部接到3家美国玻璃公司的申请,要求调查中国的玻璃倾销。作为国内龙头企业,福耀玻璃首当其冲。
曹德旺的第一选择便是先申诉,不成再起诉,坚持不放弃。如果放弃,国内汽车玻璃厂家失去的不仅是海外的市场,而且此前与之合作的海外车企也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后果可想而知。
3年官司打下来,福耀最终赢了。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第一个反倾销胜诉的案例,也成为中国企业反倾销的经典案例。福耀玻璃在国际上迅速成名,并赢得了全球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
2014年,福耀在美国独资设厂。福耀美国汽车玻璃生产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占全美市场25%的份额。
国之大者
企业营销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的市场体量巨大,作为企业家我十分感恩,正是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事业、市场和机遇成就了比亚迪。”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质中,首先要有家国情怀,企业家所从事的产业要符合国家战略,这一点非常重要。
2022年4月3日,这将是被汽车行业载入史册的一个日子。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个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的传统车企。
王传福认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打好蓝天保卫战,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发展新能源车是必由之路,这是国家战略。与国家战略同频,正是比亚迪第一个“对燃油车说不”的首要原因。
两个月后,比亚迪的交付量首次超过特斯拉,终结了特斯拉电动车“全球第一”。
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交付。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用时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比亚迪只用1年;而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半年时间。
“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是比亚迪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最佳注脚。”王传福说。
如今,比亚迪对未来星辰大海有着新的“仰望”,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
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心怀家国,顺应时代需求,以国之所需为企之所向,在历史奔腾向前中,企业家精神也历久弥新,持续迸发出强大力量。
“你学了一门祖国需要的学问,这是幸运的。”2004年的一个夏天,年过半百的陈昕被母亲的一句话唤醒了梦想,在北京和平里七区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创立了北京科华,成为中国半导体光刻胶产业的“拓荒者”。
接下来的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