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A股从当初鸣锣开业时的“老八股”,已成长为如今拥有5000家公司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各地政府更是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在支持当地企业上市方面,已经形成了一项拥有丰富内涵、横跨多个部门的系统性工程。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200个地级行政区已发布了支持当地企业上市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大多会提出一段时间内辖区上市公司数量的目标,大大方方给出上市奖励金额,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所有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甚至开通“绿色通道”。
政策助力下,一批城市、区域涌现出富有产业集群特色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各有所长的资本市场高地纷纷崛起。它们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金融的核心是资本市场。
从“凤凰计划”“鲲鹏计划”“紫丁香计划”“星耀鹏城”计划,到“尖峰行动”“映山红行动”“浦江之光”行动,再到各种倍增计划、绿色通道等鼓励和扶持政策,这些年来,各地方政府各施神通,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上市,不仅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金钥匙”、开拓市场的“金名片”、基业长青的“金法宝”,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抓经济工作必须抓企业上市,抓上市就是抓招商引资、抓科技创新、抓营商环境。
话上市、议转型、谋发展,凝聚政企合力,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板块,一股浪潮正在全国大地掀起,资本市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力度前所未有政策遍地开花
1990年12月19日,浦江饭店一声锣响,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就此开业。很少有人知道,作为试验田的上交所,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改革举措,而是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十大政策和措施之一。
正如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所言,“建立证劵交易所,是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一项配套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浦东开发开放是交易所诞生的助产士。”
事后来看,上交所没有辜负支持浦东开发开放的重任。很快,一批来自浦东的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后用于浦东建设。
意料之外的效果,让世人对证券市场刮目相看,其中既有渴望上市的企业家、寄希望炒股发家的投资者,也有计划借助资本力量发展当地经济的各地政府。
时光荏苒,A股从当初鸣锣开业时的“老八股”,已成长为如今拥有5000家公司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各地政府更是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在支持当地企业上市方面,已经形成了一项拥有丰富内涵、横跨多个部门的系统性工程。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200个地级行政区已发布了支持当地企业上市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大多会提出一段时间内辖区上市公司数量的目标,大大方方给出上市奖励金额,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所有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甚至开通“绿色通道”。
各地政府为何对上市公司如此看重?“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相当于有了一个‘小银行’,因为它可以直接融资。”江苏某地级市分管金融的副市长,一语道出各地政府对上市公司求贤若渴的原因。
苏州市更是表态,“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的力度前所未有,苏州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政策,为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最强保障。
正因如此,支持企业上市,成了各地政府比拼政策力度的赛场。
例如,2017年,浙江发布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协同推进企业股改挂牌、培育辅导等工作。随着“1.0”计划圆满收官,2021年,“凤凰行动”新五年计划(2021—2025年)应运而生。题眼依然紧扣“资本”二字,强调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通过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和服务全链条保障,助力浙江资本市场蓬勃向上。
今年5月,安徽发布“迎客松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较2021年末翻一番,达到300家以上。该计划多达26条措施,将为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全流程提供服务。
政策助力下,一批城市、区域涌现出富有产业集群特色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各有所长的资本市场高地纷纷崛起。它们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转变政府角色更好发挥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批“先行者”历经多年求索,已找到既立足当地实际、又符合市场规律的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打扰”。
以深圳为例,2000年,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留学归国,对国内多个城市进行了调研考察,最终选择了深圳南山区作为微芯生物的出发地。彼时,吸引鲁先平的不仅是深圳的自然环境,还有整座城市的营商环境。
华为作为一家从深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