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
公司债券市场迎来改革举措。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新起草的《关于深化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注册制下提高中介机构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交所调降股票交易经手费
北京证券交易所11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2年12月1日起,将股票交易经手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的0.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0.25%。双边收取,降幅50%。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发布
广受关注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和销售机构名录终于揭晓。上海证券报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截至11月18日,共计4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29只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与此同时,37家销售机构入选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当前,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不断推进,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养老目标基金增设Y份额,并有望在下周启动销售。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标志着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
【证券时报】
●北证50成份指数今日亮相“首发阵容”出类拔萃
11月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首发阵容”——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股名单,今日正式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实时行情,反映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比较基准。北证50成份指数以2022年4月29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指数体系
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近日在参加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时表示,今年以来,上证、中证指数跟踪产品规模不断提升,一度突破1.6万亿元,沪市股票ETF份额增长超过30%,创出历史新高。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完善指数体系、优化指数投资生态,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稳稳的债市居然“跌跤”时间能够熨平短期波动
11月以来,债市居然“跌跤”,迎来两年来最大调整,一众稳健型产品受波及,不少投资者持有的债券型公募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大幅净值回撤。此次债市“跌跤”让债券投资者猝不及防,产生较大赎回压力,市场出现明显负反馈。不过,机构认为,对于债券基金投资者而言,时间能够熨平短期波动,长远来看,债券基金短期的资本利得损失会随着票息收益的累积逐渐修复。
【证券日报】
●“北证50”今日上线北交所迎来指数化投资时代
11月21日,北证50成份指数(以下简称北证50)正式发布实时行情,意味着北交所开启指数化投资时代。
●科创债规模已超600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今年5月20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正式在沪深交易所落地,至此已满半年。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沪深两市共发行交易所科创债54只,支持41家企业融资632.5亿元。其中,国企成为发行主力。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科创债成为促进科技创新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科创债将持续扩容,民企发债的比重将有所提升。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成绩单”行业发展韧性足
11月18日晚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相继披露10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从整体情况来看,4家公司10月份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