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风险偏好全面回暖,全面修复行情的趋势更加明确
当前市场从政策预期博弈阶段步入政策效果博弈阶段,显现出主线不清、高度博弈和快速轮动的三大特征,这反而预示着全面修复行情的趋势更加明确,目前行情正处于政策驱动的上半场,直至经济恢复进入新稳态,才会步入由业绩驱动的的下半场。
配置上,建议继续围绕政策受益最明显的三条主线均衡配置。一方面,从修复行情所处阶段来看,随着防疫举措灵活调整,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在逐步寻找新稳态,市场密切关注各地适应“二十条”的过程,不断博弈防疫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地产链的恢复节奏高度不确定,围绕地产政策效果的博弈也在持续。另一方面,从行情显现出特征来看,风险偏好全面回暖,活跃资金仓位依旧偏低,做多意愿明显升温,但基本面和行情修复的节奏高度不确定,导致行情初期主线不清,同时修复的大方向又高度明确,导致交易行为高度博弈,存量调仓、增量入场和低仓位滚动交易推动行业板块快速轮动。
海通证券:债市下跌对股市是小扰动,年内第二波行情进行中
当前市场有两大热议点,一是债市对股市扰动,二是风格是否切换。①债市下跌对股市影响取决于背后逻辑,这次宏观流动性背景未变,债市下跌对股市是小扰动。②银行地产类似2012年和2014年底的低估低配,但地产基本面趋势和股市微观资金结构不同,这次是轮涨而非风格切换。③年内第二波行情进行中,高景气的成长更优,如数字经济、新能源。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从反弹转向震荡,留意三大投资线索
伴随前期几大利好兑现,市场近期从反弹转向震荡,往后看岁末行情的下一个重要催化点就是年底的政策主线,从过往案例来看,主要留意三点: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上,经济复苏时主要关注改革,经济疲软时主要关注稳增长;2)当工作经济会议提及“稳增长”时,后续基建增速可能会跟进;3)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市场以平稳为主,不再大起大落。
年末运动战下的行业精选线索。1)防疫优化线索上,新冠医药产业链(药物治疗+疫苗)则迎来需求增量空间。其中药物治疗方面,政策端,《通知》提到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需求端,居民具备感冒呼吸品类药物囤货需求。疫苗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放松后疫情数据表现与疫苗接种率相关性较强,目前我国高龄人口接种率仍有待提高。整体上预计需求增量确定性+低估值低拥挤度的医药板块或有望迎来更强弹性表现,具体关注中药、口服药、疫苗、药店、医疗设备等细分板块。2)近期如游戏、信创等产业政策同样频发,我们认为岁末行情中可以优选产业政策和后续中期景气叠加的品种,主要瞄准2023年仍具备高业绩增速的板块,重点关注成长科技方向优选安全主题下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军工,高景气关注2023年仍具备高业绩增速预期的风/光/储。3)稳增长线索下的新基建,包括能源新基建、TMT新基建和医疗新基建等。
国泰君安证券:政策底与市场底已现,股票逢跌加仓
春寒料峭但晨曦微露,股票逢跌加仓。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看到了,现实约束在于基本面底还没有见到,甚至由于短期防控的压力基本面挑战是增加的,股票行情难以复现诸如2020年6月与2022年5月从底部爬坑后拉升式的行情,更可能的路径是在震荡和反复中向上推进。但是,对于股票策略而言,预期转折后震荡调整反而是布局的机会,股票逢跌加仓。
跨年布局,重视传统世界的修复以及新兴成长的趋势。股票投资者还处于小心翼翼的阶段,政策频出与防控优化恰恰说明了目标天平向经济倾斜,经济的绝对低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需要考虑的反而是2023年远期预期上修的可能。下一阶段的投资在内需中寻找机会,一方面是政策修正带来的传统世界的修复,如上证50;而另一方面的再杠杠化部门从地产驱动到制造驱动的趋势变化带来的新兴成长的机会,如科创50。
中金公司:积极看待政策边际变化,建议逐步布局
尽管政策向经济的传导以及经济改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我们认为疫情防控和房地产两大政策变化的信号意义值得重视,市场前期已具备较多的偏底部特征,预期好转的关键在于基本面的修复力度,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重申对A股市场未来12个月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在政策调控、疫情防控、地产调整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韧性如弹簧持续被压缩,一旦这些因素中某些或全部有所缓解,增长反弹力度可能超预期。
配置建议:政策支持领域可能仍有相对表现。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兴业证券:深秋行情蓄力前行,关注三条主线
深秋行情仍将蓄力前行。1)随着政策放松,市场此前对于经济下行、地产风险的担忧正在被化解,市场悲观预期迎来边际改善。2)外部的冲击也在减弱。此前8、9月美债利率上行、海外市场动荡、大国博弈、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