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10月经济保持恢复态势内需拉动有望增强
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的影响,10月消费、服务业等数据不及预期,但工业、投资增长保持稳定,基建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伦镍再现非理性波动沪镍运行平稳展现优秀定价能力
继年初“伦镍事件”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价再现“15分钟暴涨15%”的剧烈波动,而昨日国内沪镍价格整体运行平稳,并未受到海外非理性行情冲击。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伦镍波动主要与资金博弈有关,再度暴露了LME交易规则的诸多不足,相比之下,国内沪镍价格或许是亚太地区开展现货贸易的更好参照。
●沪指站稳3100点北向资金3个交易日加仓近400亿元
三大指数昨日全线走高,沪指站稳3100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34.08点,涨1.64%;深证成指报11351.33点,涨2.14%;创业板指报2431.73点,涨2.38%。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0586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有所缩量。北向资金跑步进场,全天净买入81.54亿元,近3个交易日累计加仓近400亿元。
【证券时报】
●10月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增长政策效应可期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介绍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0月份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不过,同期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工业升级发展态势持续,经济数字化相关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绿色低碳转型相关产品生产快速增加,经济延续复苏态势。
●MLF缩量续作年内5年期以上LPR有望调降
11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7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均维持利率不变。因昨日有1万亿元MLF到期以及2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本月MLF净回笼1500亿元,当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700亿元。
●北上资金大幅回流A股重点布局有色家电等行业
昨日,A股各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重上3100点,创出11月1日反弹以来新高。北上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81.54亿元,是今年以来首次连续3日加仓额超80亿元,近3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近400亿元。进入11月份,A股市场持续反弹,北上资金也在不断买入。除了近3个交易日外,11月1日以及4日北上资金净买入均超60亿元。
【证券日报】
●央行小幅缩量平价续作8500亿元MLF业界认为短期全面降准可能性下降
1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7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以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MLF操作利率及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分别维持2.75%和2%不变。据数据显示,11月15日有10000亿元的MLF和2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此次MLF操作为小幅缩量平价续作。
●10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外资在境内债券市场投资延续恢复态势
11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10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统计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10月份,银行结汇1701亿美元,售汇1820亿美元。1月份至10月份,银行累计结汇21759亿美元,累计售汇20693亿美元。针对10月份的外汇收支形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0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项目继续发挥稳定资金流入的基础性作用。
●年内并购重组过会率近九成是否符合宏观政策成关注新焦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召开20次会议,审核30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26单通过,过会率87%。另外,年内科创板和创业板并购重组委审核7单重大资产重组事项,7单均通过,过会率100%。综合来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会率为89.19%,接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