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管机构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地缘冲突等黑天鹅不断,美国创纪录加息、欧洲能源危机等加剧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国内A股市场大幅波动,也给资管机构带来了全面净值化时代到来后的首次大考。
11月15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主办,浦银理财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年会主题是“大资管进化再启航”。
本届年会包括主论坛和两个主题论坛,其中大类资产配置主题论坛以“于变化中寻不变”为主题,财富管理论坛的主题为“财富管理新课题”,与会资管各界人士共聚一堂,探讨在复杂内外环境下、监管新趋势下资管机构如何进化再启航。
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陈帅、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小军、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王芳艳、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为此次年会致辞发言。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保投资公司总裁贾飙、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等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
来自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平安理财以及汇添富基金、盈米基金的资深业内人士进行了圆桌讨论,由浦银理财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江涛担任圆桌主持。
主论坛期间,还重磅发布了《2022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和AssetSTAR银行理财评级体系。
资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艰巨2022年,大资管领域在经过四年半转型过渡期之后,进入“资管新规”新纪元,“真净值”时代全面到来。
今年以来,资管机构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地缘冲突等黑天鹅不断,美国创纪录加息、欧洲能源危机等加剧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国内A股市场大幅波动,也给资管机构带来了全面净值化时代到来后的首次大考。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强调,坚持可持续投资理念是长期投资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穿越经济周期的重要保证。
可持续投资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主流投资趋势。据彭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ESG资产规模为37.8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3万亿美元,占全球在管投资总量的1/3。
陈文辉认为,投资人只要放眼长远,坚持可持续投资理念,就能有效防范越来越频发的“黑天鹅”和“灰犀牛”风险,取得良好稳定的收益。
资管机构信息披露透明度也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会上透露,中银协正研究制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指引》,旨在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增强金融产品和市场的透明度、完善并统一信息披露机制和标准,减少产品发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更好地做出知情决策。中银协也正在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理财产品历史业绩展示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旨在进一步促进理财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有序的理财市场环境。
当前资管机构已逐步适应资管新规新要求,逐步完成整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透露,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积极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如期完成去通道、降杠杆整改任务,主动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通道类产品存续规模较2018年初下降超90%。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琦表示,资管机构往往追求大而全,而非小而美的差异化经营;各类机构面临的市场准入要求不一致;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比重仍然较低;风险对冲工具运用不足,产品净值表现受经济波动影响大。这反映出资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还很艰巨。
刘元春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全球处于动荡变革期,其中全球经济增速换挡、全球经济结构与风险的变化将引发以下变化:经济换挡不仅会带来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更可能导致政策利率失误和金融产品结构化的过度,带来额外风险;全球经济增速下台阶必定导致全球结构和冲突的加剧,导致市场难以进行风险定价;各种脱钩以及多中心可能带来传统的货币和资产锚失去传统的功能,因此一些战略思维需要进行深度调整。
中保投资公司总裁贾飙认为,保险资管仍然还有三个“需要更加适应”。一是需要更加适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需要更加适应外部低利率市场环境;三是需要更加适应支持保险主业转型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在发言中透露,今年以来,沪市ETF成交额已突破12.07万亿元,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未来上交所将优化已有的行业主题ETF产品结构,同时大力发展债券类ETF,并进一步扩大ETF的标的范围,探索REITs的ETF产品等。
财富管理前景巨大资管机构如何布局?随着居民财富快速增长、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多元化,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与现有资管产品和服务供给之间仍存在不匹配、不平衡的情况。当前理财需求日益旺盛,短期流动性管理、中期保值增值管理、长期养老储备管理、财富传承管理、公益慈善管理等多种需求渐次出现。从理财收益风险偏好看,呈现出低风险与中高风险、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单一资产投资与大类资产投资、境内投资与境外投资等丰富多元的需求结构。
浦银理财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