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安排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发行CDR
上交所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安排,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沪港通机制,加强与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合作,吸引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上交所发行CDR,不断探索创新ETF互通机制
●深交所三方面全力建好科交中心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下称“科交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行。深交所理事长陈华平在致辞时表示,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建好科交中心,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布局时刻或已来临次新基金积极建仓
面对近期震荡反复的市场环境,多位基金经理选择捡拾优质筹码。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次新基金产品净值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基金经理或已进场加仓。谈及对后市的看法,基金经理表示,当前时点不妨更乐观些,已做好进一步加仓的准备。
【证券时报】
●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PPI增速环比转正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如一些市场人士预期,10月CPI同比涨幅回落,PPI同比增速掉入负值区间。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10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处于1.0%以下的低位,表明当前我国整体物价压力不大。
●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2022年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称科交中心)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参加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时表示,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证监会真诚希望持续与国际投资者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开展更多层次、更多形式的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促进全球增长的资本市场。
【证券日报】
●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PPI同比下降1.3%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涨幅较9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9月份为上涨0.9%。
●四季度以来新股热度回升:4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36%受捧新股新兴产业特征明显
11月9日,东南电子、欣灵电气、慧为智能3只新股正式登陆A股,上市首日股价均实现上涨。不仅如此,截至目前,11月份以来上市的9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实现上涨。事实上,10月份新股破发数量已骤减,上市首日股价实现大涨的案例不在少数。资讯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10月1日起至11月9日),共有40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近36%。
●大股东提前终止减持频频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从公告内容看,相关股东放弃减持的主要原因是认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提振市场信心。上市公司相关股东认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在笔者看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与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