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全球医药研发生产外包龙头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各板块业务持续发力,尤其是化学业务呈现强劲加速增长势头,驱动整体单季度收入环比迭创新高。考虑到在2022Q1期末,上海突发奥密克戎疫情后,公司及时、高效地执行了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发挥了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各个地区联动,共同保障业务连续性;以及产能释放和订单需求的驱动,结合公司独特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业务模式——公司上调2022年营收增速指引至70-72%,展示公司对业绩增长的充足信心。综上,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4倍PE,对应目标价116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收入持续环比增长,22Q3突破百亿大关,上调全年收入增长目标。10月12日,药明康德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283.95亿元,同比+71.87%;归母净利润73.78亿元,同比+107.12%;扣非归母净利润62.32亿元,同比+100.64%;经调整后净利润为67.72亿元,同比+77.92%;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7.12%,同比+0.13pct;经调整净利率为23.85%,同比+0.81pct。单季度来看,Q3延续环比增长势头(除2020Q1受疫情影响外,已实现连续19个季度环比增长),首次单季营收破百亿,Q3单季度实现营收106.38亿元,同比+77.76%,环比增长14.61%;归母净利润27.42亿元,同比+209.11%;扣非归母净利润23.82亿元,同比+143.31%;经调整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81.96%。Q3经调整净利率23.23%,同比+0.54pct,环比-0.99pct,基本维持平稳。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效率增加明显,费用率出现明显下降。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96/7.18/3.84/-1.65%,同比-1.05/-1.93/-0.06/-1.93pcts(共计-4.97pcts)。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77.10亿元,同比增长142.38%。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成功助力公司创造业绩增长新高,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基于创纪录的财务表现和商业化大订单贡献的强劲现金流,故公司决定终止增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计划。鉴于对未来充满信心,公司将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由68%-72%上调至70%-72%,也将保持2021至2024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不低于34%的目标。
单3季度实现加速增长,各板块齐头并进,化学业务表现抢眼。分板块来看:
——1.WuxiChemistry(公司化学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208.17亿元(+106.6%,单三季度+114.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收入同比增长38.3%。Non-IFRS毛利率为41.2%,同比-0.9pct。其中,药物发现(R)收入53.94亿元(+36.2%),工艺研发和生产(D&M)收入154.23亿元(+192.5%)。
公司坚定推行“跟随分子”策略,在过去12个月内完成了超过37.9万个定制化合物的合成。2022年前三季度,化学药D&M管线共增加692个新分子(去年同期为526个),包括1个商业化阶段的新增分子,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123个(其中III期53个、II期288个、I期及临床前1738个、已获批上市44个)。在新分子能力建设方面,化学业务板块内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97个(+98%),服务分子数量达到155个(+101%),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1.0亿元(+406%)。
——2.WuxiTesting(公司测试业务)前三季度收入41.77亿元(+25.3%,单三季度+28.1%)。Non-IFRS毛利率为36.8%,同比+2.9pcts。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30.42亿元(+35.2%)。临床CRO及SMO收入11.35亿元(+4.6%)。前三季度,WIND服务平台签约89个服务项目。药物安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器械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我们判断,公司临床CRO及SMO业务增长放缓主要是受到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CRO业务在前三季度合计为约190个项目提供服务。
——3.WuxiBiology(生物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7.94亿元(+24.9%,单三季度+36.6%)。Non-IFRS毛利率为41.1%,同比-0.7pct。前三季度,新分子种类及大分子相关收入同比增长76%,占比提升至20.5%(2021年为14.6%)。
——4.WuxiATU(细胞基因治疗业务)前三季度收入9.2亿元(+25.2%,单三季度+8.4%)。其中Testing收入增长44%,Development收入增长54%,Non-IFRS毛利率为-6.5%,同比-8.4pcts。截至3季度末,公司临床前和I期/II期/III期项目分别为50/9/8个(其中4个项目处于BLA阶段)。公司创新的无质粒生产AAV的技术平台TESSA,工艺已扩张至200L。截止3季度末,共有38个TESSA评估项目,包括6大生物科技/制药企业。
——5.WuxiDDSU(新药研发服务部)前三季度收入6.72亿元(-27.9%,单三季度-30.3%)。Non-IFRS毛利率为28.1%,同比-16.1pcts。公司DDSU业务主动进行创新改革,新研发项目以全创新药物为主,研发难度提升,短期收入虽有减少,但预计未来将赋能满足中国客户更高水平研发创新需求。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为客户完成了15个项目的IND申报,并获得26个临床试验批件。目前,有77/21/5个项目正处于I期/II期/III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