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山市金融业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成为拉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在此过程中,一大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从1993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原盈天医药)到今年4月登陆深交所的瑞德智能,再到刚刚发行上市的蓝箭电子……“数量多、质量高、贡献大、合作深”,近30年来,拥有74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佛山军团”不断突破、快速成长。依托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规模加速裂变扩张,佛山不但培育出了美的集团这样的迈步千亿级俱乐部的企业航母,还拥有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市场“明星俱乐部”。
量质齐升
企业上市跑出佛山“加速度”
来自佛山市金融工作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佛山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74家,位居全省地级市前列。其中,境内上市公司累计51家,境外上市公司累计2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2万亿元。2007年3月,佛山市第一次提出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的中长期目标。而彼时,佛山市在境内外上市公司仅15家,累计募集资金200多亿元,上市公司市值总计约2200亿元。
具体从该市市内五区看,顺德区、南海区累计上市企业分别达到36家和22家,禅城区12家,三水区3家,高明区1家。目前该市在深交所上市企业占比超过80%。其中,深圳主板28家、创业板14家。今年1月至10月,佛山新增4家上市公司(其中南海区2家、顺德区1家、三水区1家),另有3家企业通过发审会待发行,均将登陆深交所。
总体来看,佛山市上市公司整体运营平稳、龙头效应显现,为佛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22年上半年,该市境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123亿元和258亿元,同比增长为8.48%和7.95%。
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包括美的集团、海天味业在内的一批又一批龙头企业“跃现”,对产业链整体发展的核心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记者发稿,A股市场上的“佛山军团”已有17家公司市值飞跃式增长。其中,包括科达制造、国盛金控、美的集团、海天味业、佛山照明等。
1993年登陆深交所的佛山照明亦是有着60余年历史的电光源大型企业,上市以来公司亦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公司在主营业务和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总市值也由18亿元扩张至逾80亿元。Wind统计显示,公司上市至今直接融资10余亿元,间接融资逾6.5亿元。
从最初上市首日的712.3亿元到如今的近3000亿元市值,2013年登陆资本市场的美的集团成功实现了“大跨越”。今年9月,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中,美的集团排名第六位。同时,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成果的转化,美的集团还以37100件的发明专利数量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第三名;10月,世界经济论坛宣布全球范围内再添11家新工厂加入“全球灯塔网络”,美的厨热顺德工厂也成功入选。Wind统计显示,上市至今,公司直接融资逾442亿元,间接融资(按增量负债计算)530亿元。其中,利用短期融资券融资量自2016年至今已高达11次。
“添翼行动”上市后备企业总数达到263家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既体现了本地企业较高的治理水平和良好的经营发展盈利能力,也为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支持。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也是最好的企业服务方式,最有效的引才、留才方式,以及最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佛山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但同时也认识到,推动企业上市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在推进上市过程中,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多方联动,深入挖掘并共同建立添翼后备企业库,积极做好专业化上市培育服务工作,包括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等。”
近年来,佛山市资本市场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佛山市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为核心,以《关于着力解决上市后备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佛山市进一步促进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为支持的“1+N”政策体系。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佛山市召开了2022年企业上市工作大会,发布了《佛山市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022-2026年)》,并正式启动佛山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添翼行动”。
其中,部分辖区上市工作已陆续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如基于全面推进的《顺德区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该区企业瑞德智能今年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首发超募2亿元经营现金净额,成为区内第37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顺德区上市(含过会)企业3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48家,广东股交挂牌企业累计221家,股份制改造企业累计365家,本年预计将有4至8家企业(含过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紧抓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顺德区还推动科达制造成为全国首家在瑞士交易所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简称“GDR”),引导区内上市公司实现战略国际化,利用境内和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