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本篇报告主要探讨:近期市场分歧不断加大,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彰显对中国资产的中长期信心;但北上资金以及港股的外资继续撤离市场,这意味着短期市场的多空分歧继续扩大。本篇报告系统性梳理了南下资金与外资的持仓变化情况,回答在具体的行业配置以及重点上市公司中存在哪些分歧与共识。
摘要:
海外流动性仍在退潮中,港股流动性继续承压。欧元区、英国通胀维持高位,海外流动性收紧周期并未结束。1)英国取消“迷你预算”
计划中几乎所有减税措施,英债市场风险降温,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恒生指数连涨两日。2)但其后日本、欧元区和英国公布9月通胀数据,日本通胀高于历史水平,而欧元区和英国通胀仍远高于央行通胀目标水平,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大类资产价格波动扩大,港股市场承压下跌,恒生指数上周累计下跌2.3%。医药、半导体等板块逆势上涨。
海外流动性收紧,外资被迫离场,南向资金流入。海外主要央行被迫开启货币紧缩政策,多数资产价格承压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抬升。国际资本避险情绪较浓,部分国际资本撤离港股风险资产,而南向资金延续上周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截止10月21日,港股通南向资金累计全周净流入256.97亿港元,较上周(净流入147.08亿港元)增加109.89亿港元。
南下资金全面流入港股市场,不改对港股的信心,青睐港股的成长风格;而外资中介资金整体净流出,在行业配置上有所分化,更偏好价值。总体而言,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流向分歧最大的几个行业是软件与服务,能源,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汽车与汽车零部件,零售业,房地产行业。背后可能是外资对国内经济压力的担忧有所上升,关注点集中在消费以及地产行业;也有利率上升推升金融股的盈利预期,这与美欧股市的市场风格比较一致。
从话语权来看,南下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分歧与资金流向相近。从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对行业影响力的边际变化来看,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资金分歧最大的5个行业为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软件与服务,媒体Ⅱ。南向资金与外资中介共识最高的5个行业为银行,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资本货物,公用事业Ⅱ,消费者服务Ⅱ。
个股方面,外资中介资金流入偏向金融,而南向资金则偏向成长类股票。南向资金流入金额最大的个股分别为腾讯控股、美团、药明生物、快手和小米集团。而外资中介资金流入金额最大的个股分别为招商银行、香港交易所、海天国际、建设银行、汇丰控股。
风险因素:1)海外高通胀迟迟不降,美联储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2)海外金融体系爆发流动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