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简称《报告》)。
平安观点:
总基调:兼顾发展与安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
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整体政策基调与此前一系列政策表态和“十四五”规划布局一脉相承,在更加追求“高质量”的背景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长期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宏观规划:对内推进改革和协调区域发展,对外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国内发展实体经济注重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产业升级:顺应科技化、数字化、绿色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兼顾高质量与安全的发展,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和保障关键领域传统产业供应稳定(如煤炭、有色等关键能源资源)同步推进。结合“十四五”规划和近两年产业政策布局,我们认为长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关注四条主线:一是科技创新,支持前沿科技和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的技术攻关,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医药及医疗设备、新材料等产业创新;二是数字智能,既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同时也要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国产替代有望提速,智能汽车、金融科技、元宇宙、工业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关注度较高;三是绿色低碳,能源端关注风电/光伏/储能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生产生活端推动电动汽车渗透以及污染防治,前沿技术端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研发推广;四是提高民生福祉,生育支持、养老消费、医疗服务等医养健康需求有望提升,中医药有望受到更多政策支持。
投资展望:中长期预期更为明确,科技制造更具向上空间。“二十大”开幕后,短期市场反弹以政策信号更为积极的产业主导,工业母机、智能物流、半导体设备、储能、航母等概念涨幅更为领先,10月17-19日期间,三天累计涨幅平均在3-10个百分点;目前相关产业估值大多位于历史中枢附近。长期来看,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相关产业成长预期更为明确,A股市场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半导体、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成长板块有望迎来长期业绩和估值的双提升。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节奏及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3)金融监管政策加码超预期;4)新冠病毒疫情蔓延超预期。